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图是北半球 (填节气)日的光照图。
(2)此时,A、B、C、D四地正值 (填日出或日落),四地中昼长最长的是 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地,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地,所处日期与其它三地不同的是 地。
(3)描述此日过后的三个月内,泉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2分)
(1)夏至
(2)日出 A B C D
(3)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昼长越来越短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所以此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2)A、B、C、D四点均位于晨线上,所以都正值日出。据图可知,此日为夏至,位置越靠北昼长越长,所以四地中昼长最长的是A地,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B地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位于赤道,所以线速度最大。从60?E向东到180?为新日期,D地位于旧日期,与其他三地明显不同。
(3)从图示的夏至日过后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直至赤道,随着直射点的移动,泉州距离太阳越来越远,泉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会越来越小,昼长也越来越短。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1.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山谷相间,纵列分布
D.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2.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第一级阶梯
B.①为云贵高原,属第二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 )
A.V型谷 B.冲积扇
C.河漫滩 D.三角洲
2.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受灾人口(万人/年) | 242 | 743 | 859 | 1226 | 1590 |
成灾农田(万公顷/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1.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
A.地震、洪涝、台风 B.台风、暴雨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D.海啸、风暴潮、干旱
2.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
A.寒潮灾害频繁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C.季风环流改变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行其道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关联不大的是( )
A.生物活动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爆发 D.煤和石油的形成
3.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是( )
A.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B.指南针剧烈摆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D.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甲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短、热量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光照
2.在该农作物收获季节,乙地区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
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B.台风肆虐
C.寒潮频繁来袭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周检测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下图显示长江中下游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右下图为P地树影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根据右上图所显示的行道树及树影推断,图示季节( )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D.图中耕作区从①处引水自流灌溉
2.未来30~48小时之间,P地的天气可能是( )
A.强对流降雨 B.强沙尘暴
C.绵绵细雨 D.晴朗高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