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乏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黄麻 B.油橄榄、春小麦
C.花生、甜菜 D.棉花、天然橡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揭阳普宁市高二(上)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为
A.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2.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俄罗斯远东地区铁路分布图”,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西伯利亚大铁路最东端未修直,除受国境线影响外,还受以下哪个因素影响( )
A.矿产资源 B.人口分布
C.地形地势 D.河流分布
2.关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B.便于加快远东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
C.有利于加强东西部之间的联系
D.可以将西伯利亚的矿产资源输往中国
3.属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是( )
A.气候温暖 B.土壤肥沃
C.交通便捷 D.针叶林广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南校区高三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3月9日从中东阿布扎比(24°N,54°E)起程,开启首次环球飞行。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阳光动力2号”白天会爬升到10000米的高度飞行,晚上逐渐下降到3000米的高度,主要原因是( )
A.避免云雨影响 B.此时气流平稳 C.汲取太阳光热 D.尘埃杂质稀少
2.此次飞行一路向东将历时五个月返回阿布扎比。期间( )
A.地球越来越靠近远日点
B.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先减小再增大
C.北半球昼渐长且昼长夜短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某区域图(下图)
材料二:北京选择崇礼共同申办2022年冬奥会。崇礼是张家口的市辖县,多中低山,冬季平均气温-12℃,平均风速仅二级,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初多雪,全年积雪1.5米左右,存雪期150多天。
(1)简述材料一图中区域的地形特征。
(2)写出北京的风向,分析此时天津的天气特征及其成因。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举办地的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3月,美国东北部地区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下图为3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等压线a、b、c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A. a>b>c B.a<c<b C.c>a>b D.a<b<c
2.本次暴雪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主要原因是
A.多个天气系统的叠加影响
B.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
C.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D.五大湖完全封冻,降温作用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上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及省城南昌气候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文资料本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对本地区农业生产进行合理规划。
(2)据省城南昌气候资料,试比较图示地区春雨比重与夏雨比重大小并分析原因。
(3)试评价图示东北部地区发展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海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减轻病虫危害
B.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C.有利于土壤储水,防止春旱
D.冬灌时间应在土壤封冻之后效果最好
2.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
A. 青海 B. 吉林 C. 河北 D.湖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烟台第二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考察团在非洲考察时发现东非高原(左图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猴面包树适应了当地什么样的环境变化( )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干湿季节明显 D.全年高温多雨
2.在考察时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 )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大
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