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 )
A. 出生率 B. 死亡率 C. 自然增长率 D. 生育率
【2】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下列各组国家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 德国 B. 日本 C. 中国 D. 美国
【答案】
【1】B
【2】D
【3】A
【解析】
【1】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营养水平、医疗卫生等保障生命的条件改善,这些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所以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的作用是直接的。这也是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基本原因。故答案选B项。
【2】该国人口最多时应在人口停止增长的时候。图中④时期是该国人口增长率为零且以后将呈负增长的时候,故该国人口达到顶峰时期应为④时期。故答案选D项。
【3】图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完成了由原始型经传统型进入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型,且出现了负增长,该种情况主要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出现。故答案选A项。日本、美国属于现代型,但是人口为正增长,中国的人口增长属于过渡性,因此BCD错误。故答案选A。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下面小题。
【1】此时世界标准时间是
A. 22时 B. 14时 C. 10时 D. 6时
【2】该时刻,40°N纬线上
A. 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B. 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C. 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D. P点的地方时为7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1年6月9日,我国“嫦娥二号”受控飞离月球,于8月25日23时27分准确进入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 2 点的环绕轨道。
在此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的白昼越来越长B.地球越来越接近远日点
C.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2010年城市地租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
B. 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
C. 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
D. 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
【2】2010年,c地人口密度大于市中心,原因最可能是( )
A. c地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
B. c地工业发达,工人众多
C. c地交通便利,流动人口多
D. c地为住宅区,人口稠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冬半年林木向阳面受昼夜温差剧变会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裂的现象,称为冻裂。尽管冻裂不会造成植物死亡,但能降低木材质量,并可能成为病虫害入侵的途径。读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中,树木冻裂灾害最轻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某晴天上午9~10点绕山巡查树木冻裂情况,光照最充足的一段路是( )
A. ①—②段 B. ②—③段
C. ③—④段 D. ④—①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8月15日至20日,北欧——中国绿色经济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交流论坛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我国一架飞机飞越某地晨昏线上空时,当地时间为14日5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飞机飞越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会议举行期间( )
A.斯德哥尔摩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C.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南极昆仑站终日斜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三个月后乌鲁木齐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以上四幅图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从《辉煌繁荣的中国古代商业都会》一文中找到一处错误,这处错误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B. 隋唐时期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C. 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不再受限制
D.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名镇,如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B. 由于自然条件各要素在不断的变化
C.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优良品种的培育
D. 化肥.农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许多农产品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