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挪威的峡湾地貌
B.西藏丰富的地热资源
C.云贵高原六郎洞的形成
D.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爆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设计必修一地理人教版 人教版 题型:021

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

B.夏季,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形成丰水期

C.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

D.所有流经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下图表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

[  ]

A.a、b、c、d

B.b、c、h、e

C.d、e、f、g

D.e、f、g、h

(2)下列地理现象,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

[  ]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春的凌汛

B.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

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

D.夏秋季节,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邛崃市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6分)成都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3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图示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两地该季节风向不同,①地风向是           (2分) ,③地风向是           (2分),指出该季节①③两地盛行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地                (2分),③地                (2分)。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如活动区域④所示,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手上的手帕都会被这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而瀑布附近的“雨林”(“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2)⑤→⑥→⑦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2分),④⑤两地都有“雨林”景观,所体现的地域分异特点不同,④地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2分),⑤地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2分)。结合上述材料解释④地“雨林”的形成原因。(4分)

(3)②⑧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两地沼泽形成的不同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成都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3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图8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两地该季节风向不同,①地风向是           (2分) ,③地风向是           (2分),指出该季节①③两地盛行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地                (2分),③地                (2分)。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如活动区域④所示,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手上的手帕都会被这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而瀑布附近的“雨林”(“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2)⑤→⑥→⑦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2分),④⑤两地都有“雨林”景观,所体现的地域分异特点不同,④地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2分),⑤地属于            地域分异规律(2分)。结合上述材料解释④地“雨林”的形成原因。(4分)

(3)②⑧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两地沼泽形成的不同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左图表示白石山大理岩地貌景观,右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其中丁、戊、己、辛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甲、乙、丙为海陆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6—8题。

6. 白石山大理岩按成因分类属于右图中的(    )

A. 丁                    B. 戊                    C. 已                           D. 辛

7. 丁、戊、己、辛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丁—海陆间循环                           B. 戊—海陆间循环

C. 己—陆地内循环                         D. 辛—陆地内循环

8. 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

  ①a-四川盆地多夜雨               ②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

③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④d-沙丘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