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阿尔泰山的植被垂直地带性显著,且植被分布下限由西向东升高。生活在该地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回答下题。

1.冬季牧场位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2.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

A.热量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下水深浅 D.坡度大小

1.A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海拔低,草原带边缘带,适合冬季放牧。选A正确。

2.阿尔泰山地处西北内陆,山脉西北-东南走向,受大西洋水汽影响,受山地抬升影响,降水随高度递增,且由西而东递减,使得阿尔泰山植被分布的下限由西向东升高。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阿尔泰山地理环境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周期为24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莱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指出我国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分布特点。(4分)

(2)从矿产资源、交通运输、市场的角度,比较天山北麓重点产业集聚区与海峡西岸重点产业集聚区工业区位的差异。(6分)

(3)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试从地理角度说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1月统考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格尔木市地处柴达木盆地,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90%的土地属于荒漠、半荒漠的戈壁滩。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了我国著名的盐湖化工、油气化工和有色冶金基地。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格尔木的城市人口比重86.6%,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试分析其原因。(4分)

(2)结合当地实际,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1月统考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12月26日,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下图为兰新高铁及兰新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兰新高铁与兰新铁路的线路不完全重合,主要原因是( )

A.雪山连绵,地形阻隔

B.加强区际联系,方便人们出行

C.沿河谷修筑,较低成本

D.加速青海省矿产资源的开发

2.兰新高铁沿线修建了高大的防护设施(右图所示),其主要作用是( )

A.防沙尘暴 B.防洪水

C.防强风 D.防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地理——旅游地理】(10分)

地中海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重要水域,具有浪漫的海洋气息,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产生地和国际旅游接待地。目前,地中海地区每年吸引约5 000万游客,旅游收入达120亿美元。

请说出地中海地区每年的旅游旺季是北半球的哪个季节并简要分析这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接待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是2012年10月30日北美飓风“桑迪”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根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天气晴朗

B.整个五大湖区都处在阴雨天气控制

C.C地天气为狂风暴雨

D.B地将出现气温下降,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分校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B.D处可能形成瀑布

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

D.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2.下列选择中最佳的是( )

A.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B.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左图)和消费(右图)重心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B.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向的变化

2.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C.西北、西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