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中阴影示意非洲某种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回答问题。

1. 关于图中①~④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受西南风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

B. ②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C. ③地受东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交替控制

D. ④地受暖流和东南信风影响

2. 图中⑤地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漂向内陆,主要原因是( )

A. 盛行西风吹拂 B. 对流运动旺盛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近地面产生逆温

1.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考点分析: 考点1:大气运动 考点2: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点3: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考点4:大气、天气、气候变化规律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 B.针叶林草原

C.灌丛草甸针叶林 D.草原 山地落叶阔叶林

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高于北坡的主导因素是

A.坡度 B.水分 C.热量 D.土壤

3.下列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与图中相同的是

A.武夷山 B.秦岭

C.太行山 D.阴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菜农区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时,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各题。

1.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消灭越冬害虫.减轻病虫危害

B.有利于提高地温.防止作物冻害

C.有利于防止土壤盐渍化,增加土壤肥力

D.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防止春旱

2.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A.青海 B.河南

C.黑龙江 D.湖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如下图)。

试分析雨水花园的主要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霜冻是指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春季最后一次霜冻出现的日期称为终霜冻日。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等高线和终霜冻日分布。

(1)归纳该省终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简述主要影响因素。(6分)

(2)请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当地农民减轻霜冻灾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迁移率是某地一定时期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读我国省际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是

A.省际人口迁移呈减弱的趋势

B.省际人口平均迁移率呈扩大趋势

C.上海市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率均高于北京市

D.我国人口由西向东的迁移模式发生逆向变化

2.大量农民工在迁入地落户定居导致

A.城市环境问题得以改善 B.迁出地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C.迁入地城市化水平提高 D.全国人口密度的东西差异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8月19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米,1米分辨率意味着卫星从600多公里的太空向地面观察,能看见1米大小物体的轮廓,绝对能分辨出地面汽车的大小。“高分二号”卫星照片制作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及与以往地图制作相比的优点 ( )

A. GIS、展现的范围扩大 B. RS、便于市级土地规划

C. GPS、所用比例尺变小 D. RS、展现的细节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商品粮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资源充足 B.人均耕地广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发达

2.图中各商品粮基地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洞庭湖平原水土流失 B.鄱阳湖平原森林锐减

C.松嫩平原气候变暖 D.三江平原湿地萎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