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我国两大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地所在的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品种是
A. 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麦和棉花 B. 乙水稻和油菜、甲冬小麦和棉花
C. 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麦和大豆 D. 乙水稻和甜菜、甲春小麦和大豆
【2】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相同的是
①发展适应城市需求的农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②农、牧、副、渔全面发展,满足城市需求 ③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④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引水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河水可自流入村的线路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该村庄常年引用河水发展农业生产,将导致河流下游
A. 水土流失加剧
B. 水量急剧减少
C. 水体净化能力下降
D.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两级城市的职能及其服务范围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级城市中,等级较高的是___,因而它出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等级一般较____。判定依据是______。
(2)就服务职能而言,_____城市提供的职能多、范围大,且包括了_____城市的全部职能。
(3)下列城市职能中,只有A城市才拥有的是____。
①大学 ②派出所 ③电影院 ④公安局 ⑤小学 ⑥中学 ⑦音乐厅 ⑧公安分局
(4)假如在该图所示的区域范围内,要设立适宜的中学和小学,___的个数应多些。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四个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阴影为荒漠化土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正确的一组是
A. 甲—冻融作用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水蚀作用
B. 甲—过度放牧 乙—盐碱化 丙—风蚀作用 丁—冻融作用
C. 甲—冻融作用 乙—水蚀作用 丙—盐碱化 丁—过度樵采
D. 甲—风蚀作用 乙—盐碱化 丙—过度垦殖 丁—水蚀作用
【2】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降水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平原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传统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乳畜业
D.种植园农业
(2)从环境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好处是( )
A.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
B.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
C.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D.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H市及其周边地区,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百万人口的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
H市某河谷蒸发量与降水量统计数据
(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
(2)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
(3)从交通运输角度分析该地蔬菜远销北方市场成本高的地理原因。
(4)简析该市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有利社会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丁
【1】四个区域中农业地域类型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 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 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 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3】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粮食商品率高 B. 乙-机械化水平低
C. 丙-水利工程量大 D. 丁-市场适应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和表,回答各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1】关于苏州和徐州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比较,正确的是
A. 徐州GDP比苏州低,但GDP增速快于苏州
B. 两地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均在下降,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C. 两地人均GDP均在增加,徐州增加得更快
D. 两地耕地面积均在减少,苏州减少得更多
【2】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合理的建议是
A. 为发展经济,两地应继续大力引进工业,提高GDP水平
B. 苏州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保证耕地不再减少
C. 徐州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
D. 为保护耕地,两地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工业转移到外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