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 靠近湖泊,气候湿润B. 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C. 山口处,多大风天气D. 四季严寒,冰天雪地
【2】一列由甲地开往丙地方向的火车经过丁地时,车上旅客看到乙湖面太阳反射光映人眼帘,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 5:30左右B. 8:30左右C. IO:30左右D. 17:3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乌伦古河是乌伦古湖(又称福海)过去唯一的补给水源。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湖水面不断下降,70年代,当地引额尔齐斯河河水入乌伦古湖,即“引额济海”工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乌伦古湖面积最大的季节是
A.春末夏初B.夏秋季
C.秋冬季D.冬春季
【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湖水面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蒸发加剧B.引水灌溉
C.下渗严重D.降水减少
【3】“引额济海”工程对乌伦古湖的影响有
①降水量明显增加
②流域面积增加
③湖水盐度降低
④湖水可能倒灌入吉力湖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宿迁模拟)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该城市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人口素质低 C. 劳动力不足 D. 外来人口数量多
【2】该市应对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 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 B.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C. 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 D.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亚洲某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水资源较充足
C.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运输
【2】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A.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
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河网稠密,土质粘重
D.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季节分别是
A. 风力作用,春季B. 流水作用,夏季
C. 海浪作用,秋季D. 冰川作用,冬季
【2】图中湖泊M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成因可能是
A. 青藏高原的抬升B. 区域降水量稀少
C. 泥沙的大量沉积D. 断层使湖水渗漏
【3】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A. 青藏高原风力减小B. 人湖水量逐渐增加
C. 全球变暖,气温上升D. 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日本都市圈建设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雏形阶段——加速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下图示意日本都市圈建设阶段的空间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都市圈建设四个阶段中,人口集中程度最高的是
A. 雏形阶段B. 加速阶段
C. 调整阶段D. 成熟阶段
【2】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加速阶段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 核心城市劳动力短缺B. 城市商业中心外移
C. 都市圈圈层出现萎缩D.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日本都市圈建设过程中,成熟阶段城市具有的特征是
A. 形成多核心、多圈层空间结构B. 核心城市快速增长为主要特点
C. 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差距拉大D. 已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不少跨国公司通过外包来调动全球资源开展业务,但是香港溢达集团却采用反其道而行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将触角延伸到纺纱、针织、梭织、成衣制造、销售等整个生产环节,下表反映溢达集团不同时期发展历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溢达集团国外投资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B. 劳动力C. 科技D. 投资环境
【2】20世纪90年代,溢达集团在新疆种植棉花,开办纺纱厂,但是却不设立下游企业的原因是
A. 交通不便B. 劳动力短缺C. 技术落后D. 水源短缺
【3】溢达集团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可能会造成
A. 品牌优势不明显B. 质量监督不及时
C. 投资成本过高D. 产品生产周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平洋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数码⑤表示的洋流,按水温性质判断属于______(暖、寒)流。
(2)数码③表示的洋流名称是______,该洋流主要是在盛行______(风向)的吹拂下形成的。
(3)数码④、⑦所表示的洋流中,对沿岸地区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是数码______。
(4)在图中甲、乙两处表示的大渔场中,形成原因与沿岸涌升流有关的是_____处,另一处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5)当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⑥表示的洋流强度比往年要______(强、弱),甲所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偏______(低、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2017 年 7 月 8 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包括鼓浪屿全岛及其近岸水域,总面积 316.2 平方千米。1903 年,鼓浪屿在传统聚居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现留存有众多展现本土和国际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园林、自然景观及历史道路网络。下图为鼓浪屿局部景观图。
指出鼓浪屿申遗成功的最主要旅游价值,并说明申遗成功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能源生产量、消费量占全国比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储量及开发远景十分可观,但能源生产量比重却最小,其原因是
A. 能源消费量小 B. 资金技术缺乏 C. 国家政策倾斜 D. 能源资源总量小
【2】扩大东部能源供应的对策中,正确是
①开发新能源 ②跨区域调配能源 ③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转移 ④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