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最有可能的是下图中的
A. A地B. B地C. C地D. D地
【2】下列关于该山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差异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南坡为阳坡B. 北坡为阳坡
C. 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大D. 南坡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地理小组开展了地理实践活动,制造了如下图所示的简易风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刻当地吹
A. 东南风B. 西北风
C. 西南风D. 东北风
【2】下列地区冬季主要盛行如图所示的风向的是
A. 英国B. 华北平原
C. 印度D. 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湖面海拔3 196米。湖区全年风力较强,冬、春季节多大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图甲为青海湖流域略图,图乙为图甲中甲区域沙地分布图。图丙为湖区某地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环青海湖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1)指出甲区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分析甲区域沙地的成因。
(2)说出21世纪以来青海湖水面变化的特点,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近年来,环青海湖区域由生态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说出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分析该自然灾害加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七河八岛”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东北部广陵区,是该市生态自然环境保持最完好的湖泊、平原类型湿地景观。“七河八岛”在功能定位上拟增加水上温泉度假区、古琴研习所、品茗茶园艺等文化景观,下图示意“七河八岛”分布及主要功能区用地结构。
分析挖掘水文化内涵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
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和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有数据中心的支撑。数据中心的最大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到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2018年6月1日,微软与某海洋工程公司合作把一些潜艇的技术用于维持冷却温度,将一个长约12米、直径接近3米的胶囊状数据中心(左图)沉入奥克尼群岛海岸附近的水域。微软表示,将数据中心沉入海底主要是出于对成本和环保的考虑,数据中心由当地可再生能源提供电力。右图为奥克尼群岛示意图。
(1)说明数据中心建在奥克尼群岛海岸附近水域成本较低的原因。
(2)指出为水下数据中心提供电力的两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并分析原因。
(3)简述水下数据中心建设对奥克尼群岛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为适应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推测全球数据中心布局的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各题。
【1】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光热充足 ②水热组合好 ③有灌溉水源 ④土壤肥沃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
【2】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①交通不便 ②劳动力价格低 ③政策扶持力度小 ④科技水平低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在离岸风吹拂下海底营养盐类物质会上泛,饵料丰富,进而鱼产量较大。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甲处为规模较大渔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渔场鱼产量较大的月份一般出现在
A. 1月B. 4月
C. 7月D. 10月
【2】影响甲渔场海上作业的最主要障碍是
A. 海雾B. 低温冻害
C. 飓风(台风)D. 风暴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左图),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由于历史上人类大规模开垦和破坏,塞罕坝由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的皇家猎苑之地变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我国在塞罕坝设立林场。林场建设初期,从1000km之外的黑龙江孟家岗林场运来当地优质树苗栽种,但成活率极低。之后,林场改平床育苗为高床育苗(右图),使树苗成活率大幅提高。经过50多年的发展,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并建成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森林旅游胜地,林场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平床指床面与步道在同一水平面,一般步道较窄。)
(1)分析塞罕坝原始植被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2)推测塞罕坝林场建立之初造林成活率低的可能原因。
(3)说明与平床育苗相比,塞罕坝采取高床育苗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