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1582  101590  101596  101600  101606  101608  101612  101618  101620  101626  101632  101636  101638  101642  101648  101650  101656  101660  101662  101666  101668  101672  101674  101676  101677  101678  101680  101681  101682  101684  101686  101690  101692  101696  101698  101702  101708  101710  101716  101720  101722  101726  101732  101738  101740  101746  101750  101752  101758  101762  101768  101776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南部非洲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为热带草原带,其成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弱B. 东南信风带来一定降水

C.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 附近寒流经过

2关于图示区域的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以平原为主B. 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C. 丙河一、二月份流量最大D. 丁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

(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一般关系。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年末大陆城镇人口为71 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 6%。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中能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②

(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是城市环境全面提高的结果

C.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反之,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就是短日照植物。下图为A、B两类不同日照类型作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A、B两类日照类型的作物分析,正确的是

A. A属于短日照植物B属于长日照植物

B. A属于短日照植物B属于短日照植物

C. A属于长日照植物B属于长日照植物

D. A属于长日照植物B属于短日照植物

2美国园艺学家加纳与阿拉德,将在美国南部正常开花的烟草移至美国北部栽培时,夏季只长叶不开花,但在秋冬移入温室则可开花结实。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长,夏季无法开花

B. 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短,夏季无法开花

C. 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长而正常开花

D. 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花

3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短日照植物大豆(花期在6-7月,果期在7-9)从中国的东北到海南都有当地育成的品种,它们各自具有适应本地区日照长度的光周期特性。若将黑龙江的大豆在山东种植,它将

A. 提前开花结实,产量提高 B. 提前开花结实,产量降低

C. 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 D. 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 5.6 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 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 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 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 2020 年,“试验区” 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下左图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表示的是(  )

A. 印度 B. 澳大利亚 C. 巴西 D. 阿根廷

2图中字母M、S、N、W分别表示(  )

A. 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

B. 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C. 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

D. 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3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

A. 科学技术 B. 人口密度 C. 气候状况 D. 水文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于2010年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目的主要是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等。下图为2000年与2050年(预测)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图。

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1950~2010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乙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部分数据为预测值)。

(1)据材料一中信息判断,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双选)

A.人口总量庞大 B.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C.0~4岁年龄段男性人口多于女性 D.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2)结合材料二中图甲及我国基本情况,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从材料二中图乙可以看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据材料二中图乙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阿雷纳斯(53.1°S,70.9°W),这是“雪龙”号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海域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从弗里曼特尔到蓬塔阿雷纳斯的最短距离约为

A. 2300 km B. 6300 km C. 10500 km D. 15500 km

3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中山站沿最近的线路飞往长城站,结合所学的知识,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A. 一路正西 B. 先西北,后西南

C. 先东北,后东南 D. 先西南,后西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杭州城区空间范围发展变化示意图及杭州市城市化进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杭州市城市形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有(  )

河流 地形 交通 气候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下列关于杭州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乡镇企业的发展

B. 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重都在减小

C. 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华北地区某城市附近进行社会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图A,图B。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A中,四地最有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是

A. B.

C. D.

2图B为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的是

A. 建筑物面积B. 绿地面积

C. 工业化程度D. 人口数量

3市民在M山游玩时,发现该山山坡植物较丰富且多乔木,而山顶多草本和灌木,乔木极少,原因可能是

①山顶降水多,山坡降水少

②山顶较干燥,山坡湿润

③山顶气温比山坡低

④山顶土层薄,山坡土层厚

⑤山顶风力大,乔木不宜生长

A. ①③④B. ①④⑤

C. ②④⑤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马号称世界“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时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的时常滋润,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秘鲁寒流经过利马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

B. 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

C. 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

D.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

2图乙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

A. 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

B. 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

C. 仙人掌针刺和绒毛从空气中汲水

D. 波巴布树的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

3利马建城初期选址在热带沙漠之中,其主导因素有

①位于沿海平原,多港湾,交通方便气候温和干燥,有浓雾露珠滋润

③附近有河流及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④矿产资源丰富,开采规模比较大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