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1783  101791  101797  101801  101807  101809  101813  101819  101821  101827  101833  101837  101839  101843  101849  101851  101857  101861  101863  101867  101869  101873  101875  101877  101878  101879  101881  101882  101883  101885  101887  101891  101893  101897  101899  101903  101909  101911  101917  101921  101923  101927  101933  101939  101941  101947  101951  101953  101959  101963  101969  101977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流水堆积作用 B. 风力堆积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

2该地貌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外力作用是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溶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2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丙→甲→丁 D. 丙→甲→丁→乙

3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表现最明显的是

A. 非洲刚果盆地 B. 我国西北地区

C. 我国黄土高原 D. 我国南方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芒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王”。芒果树喜温暖,不耐寒霜,耐旱能力强,但不耐涝。一般认为,北回归线是芒果栽培的北缘。攀枝花市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纬度最高、海拔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2014年芒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8%左右。攀枝花的苦果一般比国内其他芒果产区晚熟1-2个月,9-11月才上市。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相比海南芒果产地,简述攀枝花市成为我国晚熟芒果基地的气候条件。

(2)攀枝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河谷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芒果种植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攀枝花市扩大芒果种植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A. 毁林开荒,过度垦殖

B. 开挖煤矿,毁坏森林

C. 黄土疏松,多暴雨

D. 经济落后,伐林为薪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A. 植树种草B. 陡坡地建梯田

C. 全部发展耕作业D. 全部发展畜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北省香河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承接京津企业转移,打造高新机器人产业集群,已有30余家来自京津地区的机器人相关企业签约入驻香河县机器人产业港,初步形成了涵盖核心琴配件、本体和系统集成在内的机器人产业体系。读“香河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机器人产业初期选择落户京津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 B. 市场 C. 原料 D. 科技

2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转移到香河县后,对香河县的主要影响是

A. 收入大幅度提高 B. 加重了环境污染

C. 促进了产业升级 D. 减少了就业机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土壤中排放的 CO2 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受人类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 CO2 排放通量时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

A. 草本物种数逐渐增 B. 植被覆盖率逐渐下降

C. 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 D. 群落内光照逐渐减弱

2该时段土壤 CO2 排放通量受士壤温度影响最小的森林群落是

A. 红松阔叶林 B. 阔叶杂木林 C. 百桦林 D. 灌木林

3下列因素中,与图中土壤 CO2 排放通量的时空变化相关性最小的是

A. 土壤微生物 B. 地下生物量 C. 表层凋落物 D. 土壤含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积最大的国家。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南方喀斯特地貌以桂林山水最为典型。

(1)图中地貌景观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提示:从物质组成、成因等角度描述)。

(2)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__________(双项选择)。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3)广西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运动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2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2014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a、b两省区分别是()

A. 广西、黑龙江 B. 内蒙古、江苏

C. 湖北、甘肃 D. 河南、新疆

2关于两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省区以旱地为主 B. b省区所种小麦主要为冬小麦

C. b省区以水田为主 D. b省区河流有春汛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北京市和南京市均规划建设“通风廊道”。下面的图A为北京市和南京市1月、7月风向玫瑰图,图B为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南京市两地1月最大风频风向差异明显的直接原因是

A. 海陆分布 B. 纬度位置

C. 地形阻挡 D. 地转偏向力

2为保证治污效果,北京市的“通风廊道”应规划为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放射状 D. 环形式

3下列关于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目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与1月最大风频一致,有利于冬季雾霾的扩散

B. 南京市的“通风廊道”经绿地、水域,有利于形成五个景观大道

C. 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提升空气流动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的作用

D. 利于城市热量的散发,起到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