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 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 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D. 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地下水 B. 海水
C. 河流水 D. 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污染的重要指标,COD越高,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下图为地中海气候区三测站年平均COD图,河流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该河段上下游附近无其它城市,乙为排污口监测站,甲、丙为该河段监测站。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及判断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A. 乙流向甲 河流自净导致浓度下降
B. 丙流向甲 河流自净导致浓度下降
C. 甲流向丙 城市排污导致浓度增加
D. 丙流向甲 城市排水导致浓度增加
【2】若排放量不变,丙站COD季节变化及主要原因关联正确的是
A. 夏季高 蒸发大 B. 夏季低 流量大
C. 冬季高 蒸发小 D. 冬季低 流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有些城市的十字路口,我们能见到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前后两天同一时段的亮度略有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 海拔高低B. 风力大小
C. 天气阴晴D. 交通流量
【2】从太阳辐射角度考虑,下列城市中最适合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的是
A. 四川成都B. 西藏拉萨
C. 吉林长春D. 浙江杭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因大规模填海造陆使其成为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风车、奶酪、木鞋、郁金香号称荷兰“四宝”。结合图,分析完成下面小题。
【1】荷兰“四宝”反映
A. 风车——季风强 B. 奶酪——游牧业
C. 木鞋——多山的地形 D. 郁金香——温和湿润
【2】影响岛链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板块运动 B. 洋流流向 C. 径流分布 D. 火山喷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沿海多,内陆少 B.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 东部多,西部少 D. 东部沿海南北差异较大
【2】影响大陆西部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右图是左图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__________边界。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__________(只填代号),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
A. 花岗岩和石灰岩B. 玄武岩和大理岩C. 喷出岩和沉积岩D. 花岗岩和大理岩
(3)②⑥两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______、______(只填代号)。
A.有色金属 B.石油 C.金刚石 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图甲,判断图乙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__次地震(只填代号)。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节气为________,图中极点为________(南/北)极点,为________(晨/昏)线。
(2)比较A、B、D、P四地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________。
(4)B地此时太阳高度为________,D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
(5)图中A地________时日出,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图中F点此时旗杆的影子朝向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A. 西高东低 B. 中间低四周高
C. 东高西低 D. 北高南低
【2】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围种植葡萄的地点在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7月2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发生在(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2】此次地震与下列哪种板块运动形式相关(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