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
B.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C.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D.在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步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交通拥挤,房屋集中,绿地面积少
B.城市生态系统缺少足够的分解者
C.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工业大量集中
D.城市数量过多,拥挤不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B.人们只要团结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就一定能够战胜和政府自然
C.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不能一意孤行的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完全听从自然环境的摆布
D.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点取决于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气候变化经历的阶段一般是冷暖交替的
B.每一次全球的气候变化往往会导致生物的变化,有的生物不能适应新的变化下的气候很可能会灭绝
C.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比较短,寒冷期比较长
D.近5000年来,全球气候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波动,对地球影响比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国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复杂多样两大特征。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图414是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示意图,分析回答(1)~(3)题。
图414
(1)图中a处应该填写的文字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2)图中b处应该填写的时间为( )
A.6~8月 B. 4~10月
C.5~10月 D. 7~9月
(3)与我国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也是东北地区的优势,下列对此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劣势主要是热量不足,但是一些喜温凉的作物照样可以种植,因此农作物类型很多
B.冬季因为农作物停止生长,对农业影响不大
C.冬季寒冷漫长,枯枝落叶不易腐烂,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D.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可以缓解春旱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建设的气候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
B.气候寒冷,冻土层很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每年秋后土地冻结,第二年春暖解冻,土壤墒情不利于农作物的春播
D.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变成了稳定的水源,保证了春播农作物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2)“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土壤
(3)“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区域合作与开发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开发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日趋紧密,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天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读下图,完成(1)—(3)题。
(1)有关乙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 B.能源、水源不足
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 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
(2)2006年11月,央视气预报多次报道的“灰霾”天气多出现在( )
A.甲 B.甲和乙 C.丙 D.乙和丙
(3)甲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改变,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廉价劳动力 B.科技水平
C.交通和信息 D.资源和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的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松花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