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3402  103410  103416  103420  103426  103428  103432  103438  103440  103446  103452  103456  103458  103462  103468  103470  103476  103480  103482  103486  103488  103492  103494  103496  103497  103498  103500  103501  103502  103504  103506  103510  103512  103516  103518  103522  103528  103530  103536  103540  103542  103546  103552  103558  103560  103566  103570  103572  103578  103582  103588  103596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非洲大陆纬度大致相当的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相比( )

A.甲地年均温大于乙地B.甲地年降水量大于乙地

C.两地均为雨热同期D.两地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2对于甲、乙两地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雨季成因:都受西风带控制B.甲为地中海气候

C.海拔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特定时段,园林养护人员会在行道树的树干刷上涂白剂(以石灰为主要原料),如图,这种做法广泛应用于我国许多地区的园林养护与果树生产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秋末冬初,北方行道树涂白可缓解树皮干裂是因为

A. 涂白加强白昼阳光反射,避免昼夜温差过大

B. 石灰遇水发热可以保温,预防树木受冻损伤

C. 石灰能够防治病虫危害,确保树木健康成长

D. 涂白减弱树木光合作用,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2为了避免强光灼伤树木,华南某市园林养护人员对行道树进行涂白,通常出现在

A. 3月下旬至4月下旬 B. 5月下旬至6月上旬

C. 7月下旬至8月上旬 D.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该流域出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某科研团队在安徽黄山地区某流域进行了等流时线测定,将测定结果绘制径流等流时线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流域内6小时和9小时等流时线重合处的地貌是

A.河谷B.山脊

C.陡崖D.鞍部

2调查发现甲地植被长势明显不如乙地,可能是因为甲地

A.降水稀少B.光照不足

C.土层较薄D.气温太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相对湿度随温度的变化明显,对农作物生长、病虫害的发生以及人体健康有重大影响。下图为某地温室大棚内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a、b、c三条曲线表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相对湿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为

A.阴雨、多云、晴朗B.晴朗、阴雨、多云

C.晴朗、多云、阴雨D.多云、阴雨、晴朗

2该地温室大棚内一天中14: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说明当时

A.实际水汽压大B.饱和水汽压小

C.实际水汽压小D.饱和水汽压大

3冬季我国北方流感、百日咳、哮喘、支气管炎多发的原因是

①室内相对湿度高,污染重

②室内相对湿度低,污染重

③室外相对湿度高,易产生雾霾

④室外相对湿度低,易产生雾霾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丙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甲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B.受乙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D.受甲、乙、丙控制的地区均多为晴朗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之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20多年来,与世界比较,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6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的时代背景是

A.中国已经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B.中国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

C.中国出现了粮食危机D.正面回应“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

2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比1996年增产30%以上。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②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④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与此同时,粮食进口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减少

②人口数量增多

③生活水平提高

④谷物不能自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江沪浙沿海修筑海塘历史悠久。如今海塘修筑已演变成围垦,即在海滩和浅海上建造围堤,阻隔海水,排干围区内积水使之成为陆地。金山区近年修筑围堤总长4800多米,围海造地约3866亩。

材料二:长三角区域略图(下图)。

(1)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简析海上多夜雨的原因。

(2)从整体性的角度,简述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现今围堤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从环境保护角度简述古代海塘对沿海地区陆地环境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亚洲东部(115°E以东)多年平均南、北风向在各纬度上的季节变化图,箭头长短代表风力大小。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曲线分布最北端纬度位置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高压B.冰岛低压

C.阿留申低压D.副热带高压

2关于亚州东部冬、夏季风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风影响范围更广B.冬季风强盛时间更长

C.夏季风北进快于南退D.冬季风影响不到海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美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中美洲地区农业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香蕉等。

材料三:危地马拉城是中美洲主要城市之一,城市街道像棋盘方格般划分。右上图是该城 市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简述中美洲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条件。

(2)图中 15°N 附近的陆地区域生物物种非常丰富,说明其物种丰富的自然原因。

(3)简析危地马拉城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河南省地形图。图乙为河南省人口密度图。

材料二:下表为河南省东部近50年的降水数据(单位:mm)。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全年降水量

705.6

1246.0

322.7

汛期降水量(6月~9月)

528.4

914.9

169.4

非汛期降水量(10月~5月)

177.2

425.4

72.4

(1)推测河南省东部村落形态、规模及分布的主要特征,并从地形角度说明原因。

(2)从自然灾害角度,分析降水特征对河南省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