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3944  103952  103958  103962  103968  103970  103974  103980  103982  103988  103994  103998  104000  104004  104010  104012  104018  104022  104024  104028  104030  104034  104036  104038  104039  104040  104042  104043  104044  104046  104048  104052  104054  104058  104060  104064  104070  104072  104078  104082  104084  104088  104094  104100  104102  104108  104112  104114  104120  104124  104130  104138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 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 ce—光照充足、风沙小

D. 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 cB. dC. eD. 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

洞庭湖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湖南省北部,湖北省南部,南纳湘江、资水、沉江、澄水四江。长期以来,洞庭湖区一直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建国后,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洞庭湖地区的环境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下图示意洞庭湖1949 -2004年面积、容积的变化。

描述1949一2004年洞庭湖面积、容积的变化,并说明因其变化所带来的区域生态危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生产活动的水足迹是指支持一个国家(地区)在其本地进行产品生产与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淡水资源量。绿水足迹指产品(主要指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蒸(发)腾的雨水资源量,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被称为非生产性绿水。灰水足迹指以现有水环境水质标准为基准,消纳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所需要的淡水量。读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生产活动水足迹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灰水足迹衡量的是生产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水坏境造成的影响。下列地区中,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最严重的是( )

A.黑龙江B.新疆C.海南D.内蒙古

2导致新疆和海南绿水足迹差异显著的原因可能是( )

①新疆的年降水量小于海南 ②海南的耕地面积大于新疆

③海南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新疆 ④新疆的农作物以耗水量大的品种为主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为研究山区人地关系,专家组以我国西南M山为样本开展研究。M山是一座死火山,山地面积约1.5km2,只有一个峰顶。以经过峰顶的纬线为界,将山地划分为南坡和北坡,对比其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下图表示M山南坡和北坡部分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各要素数值以北坡为1,柱状图为南坡相应要素的比值,图中土层不包括稻田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山南坡与北坡比值相差最大的地理要素是

A.区域面积B.稻田面积

C.茶园比重D.人口密度

2M山南坡土层厚度大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坡度更大B.坡度更小

C.降水更多D.降水更少

3M山南坡与北坡针叶林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陆

C.坡向D.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面积45530km2,是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流域内有大小湖泊 20余个,众多的河流和湖泊相互串通,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

材料二:左图为色林错流域局部位置示意图,右图为1990-2010年色林错湖泊面积的变化示意图。

(1)简析该区域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却很低的主要原因。

(2)说出色林错湖底A、B两地坡度的差异,并简述该湖泊的水文特征。

(3)说出1990-2010年色林错湖泊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4)简述全球变暖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区域天气图

(1)从气压状况看,A属于_____(天气系统);从气流状况看,B属于______(天气系统)。

(2)A地的昼夜温差比B地的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C、D、E、F四地中有降水的是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

(4) C地未来一两天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按照“搜集资料——认识区域背景——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关注区域环境问题——探究区域发展方向”的思路,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下面为该小组搜集的几则材料,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是中东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材料二 叙利亚及其附近地区图。

(1)认识区域背景:比较该国东部和西部地势特征的差异。

(2)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幼发拉底河沿岸是叙利亚重要的棉花产地,试分析其棉花生产的自然优势条件。

(3)关注区域发展问题:如果该地区大面积扩大棉花种植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4)探索区域发展方向:为了促进叙利亚的工业发展,根据本国资源状况,列举该国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城市不同距离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距离该城市中心由近及远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①②③ D. ③①②

2自T1至T3阶段,该城市(  )

A. 工业集聚规模减小 B. 市区环境压力得到缓解

C. ②区域工业集聚规模扩大速度最快 D. 市区经济实力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

(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

(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 ℃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两幅地貌景观图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A、B、C、D、E五幅地貌景观图中,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是图_______,该地貌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此处宜居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