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下图为上海济州岛(韩国)福冈(日本)豪华邮轮5日游基本行程,此线路邮轮方式深受中国游客青睐。邮轮上住宿条件良好,并且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娱乐、餐饮、购物等旅游活动。
分析该旅游线路中邮轮方式深受中国游客青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回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果盆地形成于断裂下陷作用,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盆地中部沼泽广布。下图为刚果盆地(局部)等高线略图。
(1)评价刚果盆地中部发展内河航运的自然条件。
(2)刚果盆地中部沼泽广布,说明该地植被对沼泽形成的促进作用。
(3)甲地没有形成沼泽,分析甲地沼泽形成的不利条件。
(4)推测刚果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位置如下图),被称为大湾区的菜篮子。这里纬度低,地势高,气候条件优越。当地政府加强对蔬菜生产的管理,严格限制化肥农药使用,确保产品安全。
(1)列举贺州市蔬菜种植能够带动的2种下游产业。
(2)简述贺州市发展蔬菜产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说明贺州市蔬菜品质优良的原因。
(4)分析大湾区成为贺州市蔬菜主要目标市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据图判断该岛的地势( )
A. 东部高,西部低 B. 西部高,东部低 C. 南部高,北部低 D. 北部高,南部低
【3】据图判断该岛南北宽大约是( )
A. 0.7千米 B. 1.6千米 C. 2.5千米 D. 3.6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②植被是
A. 热带草原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落叶硬叶林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
B. 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
C. 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地方性分异
D. ⑤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是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从图中隐约可以看见非洲的轮廓。图中0为中心点,S为南极点,E、F在照片轮廓线上,甲、乙、丙、丁位于非洲大陆。这张图片原名叫“蓝色弹珠”,后被加工成微信启动图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利用微信可以在手机上发送自己的即时位置,是因为手机能够
A.接收RS信号→与GIS技术整合并发送
B.接收RS信号→与GPS技术整合并发送
C.接收GPS信号→与GIS技术整合并发送
D.接收GPS信号→与RS技术整合并发送
【2】照片拍摄时节,非洲大陆正处雨季的地点是
A.甲、丙B.甲、丁
C.乙、丙D.乙、丁
【3】照片拍摄瞬间,图中EF两点同在
A.某经线上B.晨昏线上
C.东半球D.昼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为研究山区人地关系,专家组以我国西南M山为样本开展研究。M山是一座死火山,山地面积约1.5km2,只有一个峰顶。以经过峰顶的纬线为界,将山地划分为南坡和北坡,对比其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下图表示M山南坡和北坡部分地理要素的数量关系,各要素数值以北坡为1,柱状图为南坡相应要素的比值,图中土层不包括稻田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山南坡与北坡比值相差最大的地理要素是
A.区域面积B.稻田面积
C.茶园比重D.人口密度
【2】M山南坡土层厚度大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坡度更大B.坡度更小
C.降水更多D.降水更少
【3】M山南坡与北坡针叶林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陆
C.坡向D.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博斯腾湖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沿河两岸的胡杨林在沙漠中形成绿色走廊。大西海子水库建成后,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1)结合材料,推断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将不断 (增大、减小),并分析其原因。
(2)简要说明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
(3)简述大西海子水库给塔里木河下游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是特定地理环境下的产物,具有十分突出的地方特色。挖窑洞时,先修“窑面”,即在山坡上挖一竖截面,然后纵向深挖。一般窑高3米、宽3米、深6至8米,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窑洞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形成窑洞这一独特居住方式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
C.地形D.土层
【2】窑洞为人们创造的舒适环境表现在
A.通风透气B.保温隔热
C.宽敞明亮D.出入方便
【3】窑洞作为传统民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其中不包括
A.节约淡水资源B.节约生活能源
C.减少土地占用D.减少建材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