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
课题研究思路:
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项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Ⅳ拓展应用:
材料3: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图中所示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为。
(2)波河丰水期出现在整个冬季至第二年夏初,试分析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
(3)简要分析波河常发生大洪水的原因。
(4)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珠江三角洲产业的升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轻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接近棉花产地 B. 接近能源基地
C. 先进的技术水平 D.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2】以下不属于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是( )
A. 全国对外改革开放范围的扩大 B. 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C. 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 D. 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不包括( )
A.煤炭B.铁矿C.铝土矿D.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意义是( )
①改善了山西省环境质量
②提高了山西省煤炭的附加值
③使山西省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实现了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香港境内多低山、丘陵,山峰海拔多为300~400米,平原仅占香港土地面积的1/6,人多地少。
材料二:香港以港立城,城市围绕港区发展,是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港口设施先进,远洋巨轮可自由出入。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中国内地及亚太其它地区关系密切。
(1)据图概括香港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
(2)从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图中中心城区的形成原因。
(3)香港淡水资源贫乏,曾多次出现严重水荒,试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 河流、明确的B. 山脉、明确的
C. 交通线、模糊的D. 湖泊、模糊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 化学工业B. 电子工业
C. 建材工业D. 纺织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为综合开发水利资源,曾掀起过几次大规模的建坝高潮。随着时间推移,大坝和其他配套设施日益老化,水电工程的维修和退役已引起各方面重视,大坝拆除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图甲为美国中北部某水库大坝示意图,该地库区以下附近河段夏季常出现大雾景观,蔚为壮观,大坝拆除后大雾景观也随之消失。图乙为该水库年内流量过程图。
(1)推测大坝拆除前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雾的原因。
(2)说明乙图中t1至t2期间发电量的变化及原因。
(3)分析大坝拆除呼声日益强烈的原因。
(4)简述大坝拆除后库区所在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日东亚地区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材料二:图中P地降水资料(表)
地点 (P) | 月 份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全年 |
降水量 (mm) | 219.3 | 117.2 | 92.1 | 133.9 | 1778 |
(1)图示季节为北半球 季;图中A地的气压数值是 百帕;此时韩国南部沿海地区的天气状况 ,为 (天气系统)过境。
(2)根据材料二,简述P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分析其原因。
(3)P所在国家农业现代化侧重生物技术和水利化,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森林对环境影响和实行森林生态恢复的重要基础。科研人员对长白山某地针阔混交林与附近空旷地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等要素差异性进行研究后发现:林地与林外空旷地的光照、气温等气象要素均有明显不同。间伐是在未成熟的森林中,定期的重复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间伐是长白山林区实行森林资源开发与森林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左图示意林地与空旷地7月日平均气温比较,有图示意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温度比较。
(1)比较林地与空旷地7月日平均气温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比较冬季林地与空旷地月平均土壤温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试说明间伐对改善林木生长环境的地理意义。
(4)请给当地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