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桑蚕的发育温度是7~ 40°C,饲育适温为20-30°C,生长周期约1个月。蚕非常娇嫩和敏感,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的桑蚕中心。考古和文献证据表明,我国桑蚕业有三大起源地——黄河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四川盆地。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桑蚕产业中心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转移。2006年商务部为确保我国的世界桑蚕中心地位,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引导桑蚕业由江苏、浙江等传统产区,向西部的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转移,最终形成了现在桑蚕业优势产区的布局。(如下图所示)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主产区产茧量的变化特征。
(2)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广西桑蚕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广西养蚕业由最初的“东桑西移”发展为“东丝西移”(缫丝),当前又提出要“东绸西移”(织绸),简要分析“东绸西移”对当地养蚕业发展的利与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干流及其支流河谷的部分地段,其两侧山坡的自然带分布非常特殊,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中左图为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分布图,右图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依据图文信息推断右图中乙岸及丙自然带是
A.南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北岸 亚寒带针叶林带
C.东岸 亚寒带针叶林带D.西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受季风、地形等因索影响,横断山区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①高温等温线沿河谷向南凸起 ②高温等温线沿河谷向北凸起
③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北挺进 ④热带范围顺着河谷向南收缩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关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山麓基带是干旱小叶灌丛带
B.由于海拔较高,村庄和民居多位于热量充足的河谷地带
C.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导致该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单一匮乏
D.在某些河谷可以看到热带、温带、寒带景观并存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生育季节需水极多,一般4~5月为花期,9~10月成熟,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米。该水果于1986年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大众喜爱的水果。下图为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图中阴影表示5月副热带高压脊位置。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石榴在图示月份正确的管理方式是( )
A.防止低温冻害B.加强引水灌溉
C.注意排水勿涝D.拉网预防鸟啄
【2】突尼斯的软籽石榴引入我国河南种植,最需要防范的气象灾害是( )
A.冬季寒潮B.秋季风沙
C.夏季伏旱D.春季阴雨
【3】相比于我国河南,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的株距更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加强通风有利于降低土温
B.使根系伸展便于更广吸收水分
C.树冠大可增强光合作用
D.利于排水减少渍涝的威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蓝月亮”应属于( )
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
【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太阳B.地球
C.行星D.恒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B.先向西南,再向西
C.先向东,再向东北D.向西南
【2】图中陡崖的底部海拔高度可能是( )
A.280米B.380米C.480米D.580米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③处有利于修建大坝,库容大,工程量小。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小于80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②处可能发育“V”型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的地貌景观名称A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
(2)B图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地貌,C图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地貌,F图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地貌。
(3)郭沫若曾有诗句为:“时则岸山壁立如看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江流阻塞路疑无。”请问描述的是哪一种地貌景观________。(填写图中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①④
【2】关于图中①~⑤各地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③地对跖点的坐标是(30°S,150°W)
B.③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④地相同
C.⑤地在②地的西北方向
D.④地自转的角速度比⑤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草原石人”是新疆草原上的一大历史人文景观,它主要分布在阿勒泰草原和伊犁昭苏草原上。人是以石材为主雕刻的很多各色各样、栩栩如生的人像,它们面向东方而立,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是可以重新唤起生命意识和力量的地方。图示为7月某游客拍摄到的草原上的石像及其日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游客拍照的大致时间及此时太阳的方位
A.9. 00-10:00 东北B.10: 00-11: 00 东南
C.13: 00-14:00西南D.14: 00-15: 00 西北
【2】推测“草原石人”的主要作用是
A.祭祀祖先B.祭拜山神C.领地界碑D.牧民驻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是_______前后,为北半球的______节气。
(2)当地球运动到C点时,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3)当地球运行在D点时,太阳正直射在______上,这一天全球各地昼长都是______小时。
(4)从B到D,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5)从D到C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并向____(南、北)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佛山酱油的古法酿造技术从300多年前开始,精选的大豆经过浸泡、清洗、蒸煮、制曲、酱醅发酵、淋油等多道工序,历时一年方可完成。清乾隆年间,佛山酱油酿造业迅速发展,佛山酱油以其独特的工艺、优良的品质蜚声岭南。近年来受现代酿造工艺的冲击,传承300多年的古法酱坊仅在佛山市三水区(因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绥江在此相会而得名)等地少量存在。下图为佛山古法酱油原料来源及辐射传播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清乾隆年间佛山酱油酿造业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
①大豆优质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地势平坦开阔 ④水源充足优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佛山古法酱油酿造技术主要向东南亚国家辐射传播是因为
A.东南亚国家市场广大B.便利的水路交通运输
C.酱油的酿造工艺独特D.佛山人下南洋的传统
【3】受现代化酿造工艺冲击,佛山少数古法酱坊依然存在的原因是
A.产品口味独特B.生产成本较低;
C.生产工艺简单D.地方政府扶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