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我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及我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兰州—昆明—西藏东南部,它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界线
B、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带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C、2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从东北的大兴安岭起,斜向西南至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它是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界线
D、16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西段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23~25题:
23.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中各点的经线恰好为12月12目的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2日8:00 B.12日16:00 C.11日0:00 D.13日16:00
24.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 D.10:00
25.若图为地球侧视图,AB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2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
A.城郊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B.我国亚热带地区“水稻田——甘蔗地——花卉棚”农业景观的变迁
C.通过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D.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如图所示)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海底,引发了石油泄漏事故,11名工作人员死亡。海底部油井漏油量从每天5000桶,到后来达25000至30000桶,演变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油污大灾难。此时正值墨西哥湾一年一度的鱼类产卵和浮游生物繁盛期,也是这个脆弱的生态系统最易遭受破坏的阶段。
材料二 大风和海浪促使墨西哥湾泄漏的石油直接流向一些最敏感的海岸地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泽地和周围各州。这里有三种类型的海滩:沙质海滩、岩石海滩和沼泽海滩。其中,佛罗里达州的沙质海滩上的浮油最容易清除,沼泽地上的浮油最难清除。
墨西哥湾被称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海域相对封闭,不易与外洋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
B.沿岸工业发达,排人海域的工业废水多
C.鱼类和浮游生物数量大,但种类少
D.地处低纬度湿润地区,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此次漏油事件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环境灾难,其主要原因是
A.造成大批鱼类和浮游生物死亡
B.不仅污染沿岸海域,还对河流与海岸地带的土壤造成污染
C.大面积海洋环境污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D.污染区域广,扩散到世界主要的人口密集区
沼泽地上浮油最难清除的主要原因是
A.沼泽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清理浮油正值气候湿热季节
B.沼泽生态复杂,清理浮油会对它造成严重破坏
C.沼泽交通条件差,清理浮油工作难以展开
D.沼泽地处沿海,飓风常常“光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四地区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四地区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导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甲地:种植园农业——气候 B.乙地:商品谷物农业——交通
C.丙地:混合农业——地形 D.丁地:乳畜业——市场
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最可能正确的是
A.甲主要生产水稻,只分布在东亚季风区
B.乙主要生产小麦和玉米,多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
C.丙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饲养牛羊,机械化水平很低
D.丁主要生产鲜奶及乳产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干旱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两幅著名海峡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海峡沿岸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各有哪些?(各举两种)各自主要的自然景观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目前我国重点开发环境无公害技术,实行清洁生产,主要目的是
A.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全过程中
B.主要控制生产产品的污染
C.防止原料、燃料的污染
D.减少产品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的曲线图,读后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明,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与甲国相同的情况
D.老年人口比例,乙国高于甲国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粮食及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
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是因为经济发展迅速
C.最近乙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最近甲国人口增长过于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下列有关解决人口问题采取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解决甲国人口问题,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B.解决甲国人口问题,可采取计划生育对策
C.解决乙国人口问题,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D.解决乙国人口问题,要靠战争、瘟疫使居民大量外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某一品牌旅游鞋产销流程”。有关该鞋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廉价是该鞋厂最具优势的区位条件
B.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C.节能减排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
D.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