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传统民居的位置和建筑式样多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图所示景观反映了我国某一文化区的古镇民居风貌。该文化区是
A.东北黑土文化区B.黄土高原文化区
C.江南水乡文化区D.云贵高原文化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黄河源区(唐乃亥水文站以上流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流域面积达12.2万KM2,流域内多发育有多年冻土和现代冰川,使得冰雪融水、雨水和冻土地下冰融水成为其地表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下图为1956-2010年黄河源区月平均流量在1990年前(a)、后(b)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河源区流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
A.气温B.降水量C.湖泊水位D.植被覆盖率
【2】观察图形,下列关于黄河源区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
①流域内冻土退化,对黄河源区补给作用增强
②夏季风势力减弱,使得黄河源区地表水资源减少
③一年中,秋季流量减少幅度最小
④由于9月份流量减少,1990年前、后平均流量由“双峰型”转变为“单峰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最有可能发育成流动沙丘的区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造成近些年该地区北部地带沙漠化迅速南侵的
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 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C. 冬季风势力增强
D. 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等高线及河流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多分布有时令河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蒸发旺盛B.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C.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大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
【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大兴安岭B.河流乙河段流速最快
C.河流的流向大致为由北向南流D.图中河流多为内流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
②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③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④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④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品种桂花在济南和杭州开花多年平均日期分别是8月27日和9月5日(该种桂花在入秋时开花)。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2016年锋线移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6年夏季我国东部地区易出现( )
A. 南北皆旱B. 南北皆涝C. 南旱北涝D. 南涝北旱
【2】2016年杭州地区该种桂花开花时间及原因分别是( )
A. 偏迟 气温偏高B. 偏早 气温偏低
C. 偏迟 气温偏低D. 偏早 气温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土掌房的效果类似于( )
A.内蒙蒙古包B.陕西窑洞C.傣族竹楼D.客家族土楼
【2】土掌房反应的气候特点( )
A.湿冷B.湿热C.干旱少雨D.干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受全球气候影响,冬季最低温比往年略有提高。专家预测,到2100年该地气温将升高1.4℃ ~5.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
A.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B.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C.盛行西风带的影响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正值冬季,该市爆发了严重的流感,专家判断此次流感为新型流感病毒造成,可随空气传播。则下列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3】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城市
A.动植物数量增加B.清洁能源、电力部门迅速发展
C.煤炭工业发展受到政府大力支持D.农作物受病虫害的影响范围明显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________,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甲和图乙简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 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
A. 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 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 节省建筑材料 D. 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
A. 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 高温多雨的气候
C. 降雨强度大 D. 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