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6277  106285  106291  106295  106301  106303  106307  106313  106315  106321  106327  106331  106333  106337  106343  106345  106351  106355  106357  106361  106363  106367  106369  106371  106372  106373  106375  106376  106377  106379  106381  106385  106387  106391  106393  106397  106403  106405  106411  106415  106417  106421  106427  106433  106435  106441  106445  106447  106453  106457  106463  106471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

(1)对照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可以发现目前日本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______时期,未来发展趋势是________;印度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______时期,未来发展趋势是________。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趋缓,一些大城市中心区甚至开始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

A.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B.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2图中陡崖顶部P点

A.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498米B.可直视丙村

C.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700米D.海拔可能为45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苏州古城以水为特色,至明末水系达到鼎盛时期,清代以来人烟辐辏,水系进入衰落阶段,现今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

材料二: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南北向河道的东岸是街道,西岸是建筑;而东西向河道的北岸是街道,南岸是建筑。南北向河道并不是正南北向,而是南偏东7°14′。中科院调研结果表明苏州古城滨河区气温比远离河道的街区低1~2℃,尤其是夏季温差更大。

材料三:经过平江路的丁香巷,都会想起戴望舒那首著名的诗《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分析古城水巷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原因。

(2)从河水减温效应分析古城滨河区街道、建筑与河道布局的合理性。

(3)说明《雨巷》中的路面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A.38mB.78m

C.118mD.158m

2图中m、n、p、q四地中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背风坡

D.p地位于山谷,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是 ( )

A. (40M,50M〕 B. (45M,60M)

C. ﹝50M,60M) D. (50M,55M)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P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 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 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 Q为山坡上的小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A.黄土高原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河西走廊

2“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

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 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所在学校

A.从广场向正西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早上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 cm×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A.1∶100B.1∶1000

C.1∶10000D.1∶100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截至2018年末,我国高铁营运里程达到了2.9万千米,居世界第一位。高铁的开通,丰富和改变了居民的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某高铁开通前后居民在不同距离上交通工具的选择。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高铁开通后,在300—500km的距离,居民出行选择比例最高的交通工具是

A.轿车B.大巴C.普通列车D.高铁列车

2随着我国各地高铁的相继开通,客运量比重下降最大的航线是

A.北京一乌鲁木齐B.上海一成都C.北京一广州D.长沙一广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①>④>③>②D. ④>①>②>③

2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①>④>③>②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主要流向。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3)目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多为民工流,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