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H点位于G点的( )方向
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
【2】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E点B.G点C.H点D.K点
【3】一架飞机从G到K,其飞行方向为( )
A.一直向东B.一直向东北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古老高原的名称及所对应的矿产是( )
A.巴西高原——铁、锰
B.德干高原——煤、石油、铁
C.德干高原——煤、铁、锰
D.青藏高原——盐、石油、铅锌
【2】图示范围的地势特点是( )
A.东北高西南低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D.南高北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③D.④
【2】美国老年人口退休后从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①B.③C.④D.⑥
【3】20世纪末,非洲卢旺达和刚果地区出现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大迁移,其产生的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A. 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B. 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
C. 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 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假如丙地有一盐场,其产量最多的时期是
A. 3月~5月 B. 6月~8月
C. 9月~11月 D. 12月~次年2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数据表明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3】人均消费能源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据材料二,从聚落规模、聚落发展两个角度比较甲、乙聚落,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2】该地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而不是在7月的原因是
①地处低纬度,5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 ②5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④受地形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该地在11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①吹西南风 ②吹东北风 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A→B→C→D的自然带更替现象,体现陆地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
(2)D处的自然带名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受 交替控制的结果。
(3)F自然带呈狭长的分布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4)请分析A自然带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区内水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三江平原原始湿地众多,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这里生态系统类型复杂多样,下图中N区域示意三江平原湿地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三江平原湿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的最重要资源是
A. 土地资源B. 草场资源C. 淡水资源D. 生物资源
【2】开垦三江平原时,需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 水分B. 热量C. 微生物D. 地形
【3】三江平原湿地促进了当地绿色农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
A. 湿地涵养水源,蓄洪防旱B. 生物多样性丰富,病虫害少
C. 湿地广阔,生态环境质量好D. 湿地航运便利,运输能力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
①全球气候变冷 ②全球气候变暖
③冰川融化加剧 ④冰川面积扩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分析“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
①可以大面积种植亚热带作物 ②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
③高山针叶林带上限位置升高 ④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