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下面试题。
300N
800 900 1000
这段纬线穿过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丰富的地区 D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
在该地形区修建铁路,主要的困难有
A.沙漠问题 B.沼泽问题 C.冻土问题 D.缺氧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3年春,汉城、平壤的沙尘暴天气
B.2000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该地区为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区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依次是
A.住宅区、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B.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C.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
D.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区域类型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B.区域划分是在地理整体性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由于人们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划图,据图回答下面试题
1.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图中显示工业为该城市的主导产业,其中受市场指向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下题。
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3月21日,当①地日出时②地
A.也正值日出 B.正值午夜时分
C.再过1小时30分钟日出 D. 已经日出1小时30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5所示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自然带,图中虚线表示雪线,山顶有永久性冰川,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N坡是向刚坡,s坡是迎风坡 ②S坡既是向刚坡又是迎风坡 ③山脚冬季最低气温T冬<0℃ ④山脚夏季最低气温T夏<18℃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此高山若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图6中最能反映图5中表示降水量与高度关系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下图“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图”,完成下面试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人均耕地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渡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膨胀 ④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3.我国增产粮食的主要途径是
①增加耕地面积 ②切实保护耕地 ③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毁林开荒 ⑤大力开垦草原 ⑥积极稳妥地开垦宜农荒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8是“运价定价方式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8回答下面试题。
在南京主城区开行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公交和地铁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A.a和c B.b和c C.c和d D.d和a
如果图8中a、c代表公路与水运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公路运输,c代表水运运输
B.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C.a运输方式适合长途货运
D.c运输方式适合长途客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
A.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B.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C.城市比郊区的气温低
D.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