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7387  107395  107401  107405  107411  107413  107417  107423  107425  107431  107437  107441  107443  107447  107453  107455  107461  107465  107467  107471  107473  107477  107479  107481  107482  107483  107485  107486  107487  107489  107491  107495  107497  107501  107503  107507  107513  107515  107521  107525  107527  107531  107537  107543  107545  107551  107555  107557  107563  107567  107573  107581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4年开通的兰新高铁,全长约1776千米,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也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高铁兰州至嘉峪关之间设12个站点,嘉峪关至乌鲁木齐之间设7个站点。下图示意兰新高铁沿线经过的主要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兰州西站至嘉峪关南站之间站点密度较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密度较大B.资源较多C.建筑物较多D.工厂较多

2影响兰新高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多洪涝灾害B.多凝冻天气C.多地震灾害D.多大风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某地的卫星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耕地成饼状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坦B.旅游开发C.便于灌溉D.利于耕作

2该区城进行农业生产,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B.次生盐碱化C.林地退化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不同地区1950~2001年湿地面积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1五十年代面积最大的是

A.新疆湿地B.玛曲湿地C.滨海湿地D.三江平原湿地

2调查并估算湿地面积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和GPSB.RS和GISC.GPRS和RSD.GPS和GIS

3下列关于湿地的功能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三江平原多荒地,为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内陆湿地对局部气候的调节有重要意义

C.崇明东滩地处土地紧缺的上海,为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D.滨海红树林,可成为当地木材的供应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为支撑”是林产工业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林都”伊春因森林停伐后原有的林产工业生产要素(加工技术、产业工人等)出现大量闲置。为此,伊春市政府与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进行产业合作,将闲置资源转移到绥芬河市并共同建设了“伊春—绥芬河木材储备加工物流园区”。

材料二:下图为黑龙江省示意图。

(1)简要说明MN河段的水文特征。

(2)图示区域春季降水较少,但旱情并不严重,还常出现耕地过湿的现象,请简述这一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

(3)简述伊春与绥芬河合建“木材储备加工物流园区”对两地林产业的有利影响。对伊春:        

对绥芬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发展状况而采取的相应政策措施。1982 年,我国将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6 年起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下图为我国1949--2018年出生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 年代,出现第三次婴儿潮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事业的改善B.计划生育政策

C.第二次婴儿潮的影响D.生活水平提高

2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B.死亡率下降

C.老年人口数量减少D.人口快速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北某省近十年来人口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A.人口总量呈下降态势B.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

C.人口总量呈零增长D.人口总量波动增长

22017年该省人口出生率出现较大幅度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育龄妇女比重增大B.人口政策发生变化

C.行政区域范围调整D.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

3该省人口增长状况,可能导致( )

A.人口迁移加B.就业压力增大

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抚养负担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I2分)

材料一:贵州近几年大力进行产业转型。贵安新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大数据业务,吸引了阿里巴巴及众多配套服务企业入驻;六盘水市计划加大煤炭开发力度并困绕矿区发展煤化工产业(将煤经过化学作用与水反应转化为气体、液体或休然料)

材料二:大瑞铁路(大理一瑞丽),2008年开工,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通车,投大、工期长。

(1)分析“云计算”大数据业务落户贵州对该区域城市化的有利影响。

(2)你是否赞同六盘水市发展煤化工产业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说明理由。

(3)分析大瑞铁路投资大、工期长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冰与火之国”之誉的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海洋性冰川的主要标志是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高。冰岛冰原(被大量冰雪覆盖的大面积陆地)中发育有大量的冰川洞穴。冰川融水是冰洞的始作俑者。当冰川内部融水蓄积过多,一旦冲破禁锢破冰而出,就会释放出巨量的洪水,并形成一个开放的冰洞。图甲示意冰岛冰原及火山带分布,图乙示意冰厚冰洞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l)说明冰川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2)冰岛冰洞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冰岛冰洞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为人类认识冰川不断开关着窗口,而这些窗口的生命似乎越来越短暂,变得愈发宝贵。”请从气候角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设材料,完城下列要求。

材料一: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流域内众多支流多为扇形网状水系结构,洪水集流迅速

材料二:12世纪以前,流城洪涝灾害记载較少,但着人类历史经济活动的发展,自然地理的变化,改变了自然生态平衙,河系历经变迁,洪涝灾害不断发生。据历史文献记栽统计,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50年里,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水灾350次,不足两年一次

材料三:“淮河流域示意图”

(1)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的_______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特点。

(2)结合材料从气候、地形、水系三方面分析准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3)历史上淮河流域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淓灾害有什么好的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以来,“西江—珠江经济带”规划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该规划以推进广西与广东协同发展为主线,并推动沿线地区生态廊道的建设。下图为“西江—珠江经济带”简图。

材料二:受“西江—珠江经济带”辐射作用,近年来,广西钦州港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迅速,石化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

(1)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简述钦州市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西江—珠江经济带”建设对广西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为推进“西江—珠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廊道建设,该区域可采取的生态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