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8660  108668  108674  108678  108684  108686  108690  108696  108698  108704  108710  108714  108716  108720  108726  108728  108734  108738  108740  108744  108746  108750  108752  108754  108755  108756  108758  108759  108760  108762  108764  108768  108770  108774  108776  108780  108786  108788  108794  108798  108800  108804  108810  108816  108818  108824  108828  108830  108836  108840  108846  108854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面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根据1-5月气温多年平均值和降水量多年平均值,说出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

(3)说明该地区2009~2010年冬春季节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图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该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

(2)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3)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cd四点间(a与b海拔相同、c与d海拔相同)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

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

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

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与贫乏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区的形成原因是

A.年均温高B.地势高C.降水丰富D.距海远

2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贫乏区的形成原因是

A.多云雾B.多晴天C.多平原D.多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某煤矿位于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南距通天河约3公里。该煤矿因非法盗采严重,已于2014年封停。2017年8月记者报道;数公里长的山谷,两边山体依然遍布着由于露天矿穿孔、爆破和滥挖乱采出现的黑色采坑,山谷遗留的洗煤池中仍有大量洗选度水直接通过沟渠排向谷外。下图为该煤矿的洗煤池。

分析该煤矿非法盗采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如下图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流域冬季盛行西风,大风天气多。纳木错沿岸虽然河流众多,但在入湖口处均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纳木错鱼类数量非常少,而且鱼类个体也十分小。

(1)说明纳木错沿岸河流难以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2)分析纳木错湖水中鱼类数量较少且个体小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恶水的特征。19世纪80年代,斯里兰卡试种茶树成功,从此,茶叶一直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

(1)结合图文资料,推测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集中分布在 ,并从地形的角度,简析其分布的原因。

(2)该地茶叶的产量经常受到该区域突出的气象灾害 灾害的影响,说出由于受 因素的影响,此气象灾害在该区域的时空分布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约在1.7亿年以前,由于南美洲板块向西漂移,纳斯卡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俯冲到南美板块下方,来自地慢的岩浆大量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西部边缘的火山弧。约在6600万年前的新生代安第斯山开始隆起,并进入“疯长期”,形成高大的安第斯山系, 巴塔哥尼亚位于阿根廷南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荒漠直抵东海岸。这里风力强盛,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然而,大约在1亿年前,该地区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巨大的树木直插云霄。

材料二: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看不到一丝生机,但在沙漠中惊奇地发现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沙漠中有多条通向大西洋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水生生物极少。

材料三:南美洲南部地形与河流(下左图)以及石化森林景观(下右图)。

(1)说明巴塔哥尼亚形成“风土高原”的原因。

(2)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08年,该地人口与耕地关系一直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地带是(  )

A.1300米以下地带B.1300~1600米地带

C.1600~1900米地带D.1900~2500米地带

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山东丘陵D.柴达木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