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热带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暖高压
B.副极地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C.极地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D.赤道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气候资料,完成(1)—(2)题。
地点 | A地 | B地 |
1月平均气温 | 25 ℃ | 2.3 ℃ |
7月平均气温 | 28 ℃ | 16.5 ℃ |
1月份降水量 | 210 mm | 60 mm |
7月份降水量 | 195 mm | 70 mm |
年平均降水量 | 2150mm | 710m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环渤海经济圈四城市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变化图。下列说法与图不相符的是()
A.唐山人口比重逐渐减小
B.北京人口吸引力增大
C.北京和天津人口比重差距扩大
D.天津和廊坊两市的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实际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风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这主要是由于( )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B.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C.太阳辐射的影响 D.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重建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据此回答 题。
1 .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见右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据此可推断( )
A.其上游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
B.其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
C.该河年内径流的变化特点
D.该处农耕活动中的灌溉用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白居易诗《观刈麦》(节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此诗为其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时所写。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对材料一白居易诗理解正确的是
A.诗中的小麦是春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
B.诗中的小麦是冬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阴坡,蒸发小,水分条件较好
C.诗中的小麦是春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阴坡,蒸发小,水分条件较好
D.诗中的小麦是冬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
影响材料所在地小麦产量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①春旱;②水土流失;③雪灾;④干热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减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
C.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D.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