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0972  10980  10986  10990  10996  10998  11002  11008  11010  11016  11022  11026  11028  11032  11038  11040  11046  11050  11052  11056  11058  11062  11064  11066  11067  11068  11070  11071  11072  11074  11076  11080  11082  11086  11088  11092  11098  11100  11106  11110  11112  11116  11122  11128  11130  11136  11140  11142  11148  11152  11158  11166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1.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22.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侵蚀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建设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据此回答各题。

(1)右图的生态园生产体系示意图反映该生态园(    )

  ①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②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产业化进程

③摆脱了生产的季节周期性和地域性

 ④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产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5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冬季流量大  B.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德国南部某地区城市体系图,回答1~2题:

1.德国中小城市特别发达,并分散在全国。图中的城镇共有         个等级

A.1            B.2               C.3             D.4   

2.关于图中城市体系的等级、相互距离及服务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级城市数目少,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远

B.同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C.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D.低级城市的服务范围一定比高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要说出A、B两地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概况。

(2)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3)在依据图文材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具体重点采用哪些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哪些信息条件。

(4)根据图中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市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

(5)若A为港口,简述在A、B两地之问兴建交通线路对A、 B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问题。

 


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该月的降水类型主要是                       (           )

A.地形而            B.锋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当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位于同一纬度的开罗,降水量和蒸发量均与武汉相差悬殊,其原因是(        )

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

B.开罗深居热带大陆内部,潮湿气流很难到达

C.开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开罗附近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季风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后,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脊线和槽线。

 (2)A、B、C、D是四条锋线,其中属于暖锋的是               , 属于冷锋的是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                ,在该气压控制下的地区盛行               气团。

(4)冷锋过境时,带给我国的天气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材料一 世界五大城市群和中国京津冀城市群

 

材料二  右图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的北京“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格局,“两带”指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

(1)据材料一,分析世界大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据材料二,简述北京市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3)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现代高端服务业具备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4)我国建设京津冀都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A.有利于城市间产业分工和协作    B.有利于实行三地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竞争力   C.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D.有利于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E.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和日本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发达国家。

1.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  )

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

2.表1资料表明,那时             (  )

A.美国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B.日本能源利用效率在降低

C.印度能源利用效率及发展趋势均优于我国

D.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其他三国

表1: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次能源消费

     (20世纪80年代平均值)

中 国

日 本

印 度

美 国

消费量

(以美国为1)

2.3

0.47

1.3

1

年增长率(%)

-1.3

-3.1

+1.4

-2.2

3.当太阳直射点自赤道移至北回归线期间……………………………(  )

A.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

B.日本一直是雨季

C.印度大部分地区经历自雨季至旱季的变化

D.美国洛杉矶地区经历自旱季至雨季的变化

4.当伦敦为中午12时……………………………………………………(  )

A.美国处于黑夜,中、印、日三国都处于白天

B.美国处于白天,中、印、日三国都处于黑夜

C.中、印、日三国的日期比美国早一天

D.中、印、日、美四国的日期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