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表数据资料,回答:
年龄 | 0—14岁 | 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甲 组 | 人口数 | 200 | 550 | 250 | 1000 |
死亡率 | 0.5% | 0.6% | 2% | ||
乙 组 | 人口数 | 350 | 600 | 50 | 1000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0.81% |
(1)计算:甲组的总死亡率为 ________ 。
(2)按照各年龄组死亡率甲组比乙组_______ ________ (高或低);总人口死亡率甲组比乙组 _____(高或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由表格内容判定甲组为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乙组为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4)某些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过慢,可能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你认为这些国家可以采取的人口政策有 ______ 、 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图6),X、Y、Z为某城市的局部区域,回答下题。
若图中X、Y、Z分别是西欧某城市的三个功能区,那么 ( )
A.X是工业区 B.Y是绿化带
C.Z是住宅区 D.Y是工业区
若X、Y、Z为某平原上的三个区域,人口密度X>Y>Z,则三个区域内级别相同的某商业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可能是 ( )
A.X地最大 B.Y地最大 C.Z地最大 D.不确定
若X、Y、Z三个区域地租水平为X>Y>Z,则高楼林立、经济活动最繁忙的是( )
A.X B.Y C.Z D.X和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下面试题。
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蒸发量、盐度按纬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表示海洋表层盐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数码代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中A处附近,线①呈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流增温 B.蒸发量大
C.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D.河川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面试题。
图中M国东西两侧的海域分别是 ( )
A.地中海 红海
B.挪威海 波罗的海
C.北海 地中海
D.波罗的海 北海
该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水资源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联合国将2003年定为“世界淡水年”。读“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回答:
省级 行政区 |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780 | 26 | 1754 | 1352 | 4000 |
(1)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
(2)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003年6月20日开始,淮河流域持续降水22天,使安徽、江苏的淮河沿线均超过警戒水位。读图,回答(3)—(4)题:
(3)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__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
_____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4)简要分析淮河易产生洪涝的自然原因。
(5)为了减轻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们应在下游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表示我国各省水土流失面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面积大,但水土流失面积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西面积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①上海市 ②珠江三角洲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东北工业基地
⑤亚寒带针叶林 ⑥鼎湖山旅游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