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及“某地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该地光化学污染最严重的时间为一天中的
A.早晨上班前 B.早晨上班高峰期 C.中午前后 D.傍晚下班高峰期
光化学污染往往出现在
①污染源区域 ②污染源上风向 ③污染源下风向 ④与污染源下风向垂直的区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光化学污染的城市,下面与污染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呈盆地状,污染物难以扩散
B.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晴朗、光照强
C.该城市人口很多,生产生活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汽车数量众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高*考*资*源*网 B. 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13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高*考*资*源*网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高*考*资*源*网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分析表2中的数据,回答下面试题。
1997年至1998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0.94% B.5.9%
C.4.75% D.1.2%
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 高*考*资*源*网 人口出生率高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大量人口迁入
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问题是
A.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高*考*资*源*网 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人口老龄化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农垦区冬春季常有6~8级大风,分析该地区冬春季多大风的原因?
(2)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当地人们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评价该农垦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南部某大城市住宅小区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题。
34.市政府在“爱我城市,共建家园”的民意调查中,小区居民集中反馈的问题如下:①高架公路需改线;②化工厂和火电厂应搬迁;③西北绿地改建为学校;④小区的绿地面积太少。你认为反映合
理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如果在图中甲处再布局商业小区,其合理性是
A.人口密集 B.交通方便
C.近学校 D.近市中心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1“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下面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