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20. It was quite a serious accident, _____caused by careless driving.
A. which I think was B. I think which was
C. which I think it was D. I think which it wa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甲、乙两幅图,回答有关问题。(18分)
(1)图中所示国家:甲是 ,乙是 。(4分)
(2)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其所示区域范围较 ,图示内容较 。(6分)
(3)就五带而言,甲区域位于 带,乙区域位于 带,图甲区域位于图乙区域的 方向。(6分)
(4)图甲国家南北距离大约是多少(2分) ( )
A.290千米 B.190千米
C.400千米 D.6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32分)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 )半球。甲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 )洋。(6分)
(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的时区的区时为6月( )日( )时。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6分)
(3)乙岛主要是由( )(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8分)
(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 )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分)
(5)判断甲岛最大城镇所在地,并在图上把该城镇的符合圈出来;并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9. Many people have been ill from a strange disease these days, _____ we’ve never heard of before.
A. one B. that C. it D. thi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8年12月18日10时18分(东五区时间),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冰穹A地区建设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完成1~2题。
1.科考队出发时时,北京时间是
A.17日15时13分B.18日13时18分C.19日15时13分D.19日13时18分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不同地点 6 月 22 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
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 1-2题。
造成 ① 地日照时数少于 ② 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因素 B.大气环流
C.地面起伏 D.天气状况
若 6 月 22 日 ① 、 ② 两地同处晨线,则
9 月 23 日 ① 地日落时, ② 地的地方时
为 ( )
A.15 : 00 B.16 : 30
C .19 : 30 D. 21 : 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据此回答1-3题。
选择在西昌发射的原因是因为这里
①大气中悬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大 ②海拔较高,地球自转角速度较大
③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④纬度较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国开发月球的理由有
①月球矿产资源丰富 ②月球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③月球表面超高真空、无磁场、微重力,是科研的理想场所 ④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征服太阳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哨阵地和转运站。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据报道,2008年1月28日卫星已转入侧飞状态,并将于2月21日经历第一次月食,这是对卫星环境适应能力的一次考验。月食主要影响嫦娥的
A.飞行速度 B.能量来源 C.探测效果 D.飞行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读图回答1~3题。
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 B.降水 C.径流输送 D.蒸发
该河流域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①滑坡 ②低温冷害 ③台风灾害 ④泥石流⑤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
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该流域
A.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B.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C.降水强度逐年增大 D.气候趋暖,蒸发量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的①②③三大河流中,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________ (填序号),其发源地在我国的________(填省区)。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有关研究机构和学者专家率先提出了该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设想,你认为该河流域经济有哪些项目可供开发?
(2)图示的①②③河流中,河流________ (填序号)穿越了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圈,该经济核心圈的经济结构逐渐向轻型化转变,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印度河一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发生在3—5月,一次发生在7—8月,试分别说明导致该河两次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