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1843  11851  11857  11861  11867  11869  11873  11879  11881  11887  11893  11897  11899  11903  11909  11911  11917  11921  11923  11927  11929  11933  11935  11937  11938  11939  11941  11942  11943  11945  11947  11951  11953  11957  11959  11963  11969  11971  11977  11981  11983  11987  11993  11999  12001  12007  12011  12013  12019  12023  12029  12037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荷兰人在圩田上规划设计居民点是运用_________理论的成功典范。?

(2)政府在圩田上规划设计的是一个居民点体系,这个居民点体系由__________级居民点组成,最高级的居民点有_________个,次级的有__________个,最低级的有_________个。

(3)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的空间位置时,充分考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大致,高级别的居民点则布置在低级别居民点的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半岛国家                                                         B.多火山、地震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粮食自给有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城市各功能区中,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的是(  )?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教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甲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乙曲线表示发达国家

B.甲曲线表示的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低

C.甲曲线表示的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比乙曲线大,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曲线表示的国家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l)一(3)题。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

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不属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特点的是(  )

A.全天候            B.全球覆盖

C.局限性            D.快速、连续和实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不同的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波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转换为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的分析,以作出相应的防灾措施。遥感系统同样对水体的不同状态有分辨功能。

    根据以上文字材料,请你设计用遥感技术对我国太湖水质状况监测的方案,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中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间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  B.粉沙比粗沙容易侵蚀

C.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2.下列现象不能用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A.上海港航道淤塞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