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若下图为海洋中某局部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乙两处等温线弯曲均是由洋流影响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都可能为寒流 ②甲乙都可能为暖流
③甲可能为寒流,乙可能为暖流 ④难以判断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科考人员小李把某日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的轨迹画一幅简图,他观测到这一天在天空中是从右向左运动,当太阳位于图中位置d时查到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回答:
1.小李所在地理位置
A.(90°E、80°S) B.(90°W、80°S)
C.无法确定纬度,可确定经度 D.经纬度均无法确定
2.在a—e的五个时刻中,小李的人影指向正北的是
A.b、d B.c C.a、e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A.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
B.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C.劳动力充足,政策扶持
D.运输条件改善,增加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国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略图回答
1.从图中观察,以________旅游资源为主的景点多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图中分布的各旅游景点资源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是都具有__________的价值;
3.各景点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的关系是
A.活动规模不受环境承载量的限制 B.活动规模应小于环境的承载量
C.活动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 D.活动规模越大,环境的承载量越大
4.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加深,九寨沟、黄果树、张家界、苏州等景区面临的环境污染主要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图分别为“非洲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图”“景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12.图①的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最可能出现在图②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3.图①的自然景观变化规律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布规律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4.影响丁地所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
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村五十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今远离海岸线。读图回答:
1.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的人为因素最可能是
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 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
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 D.超抽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陷
2.该村关于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措施不合理的是
A.发展旅游业 B.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C.大面积种植水稻 D.发展水产养殖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岛铁路形状及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呈环形,因为人口均匀分布在该岛的四周
B.铁路呈环形,因为该岛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所以铁路建在沿海平原
C.铁路呈南北向延伸,因为南北跨度太大,铁路便于南北沟通
D.铁路呈南北向延伸,因为东西跨度太小
(2)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A.虚线处直线距离近,经过的地方少 B.虚线处是河谷,建铁路容易被冲毁
C.虚线处人口密度过小,不用建铁路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b在a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2)下列关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位于太平洋上,流经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 B.b地位于印度洋上,且自转线速度最大
C.a、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均位于少雨带 D.a、b两地均位于陆地上,且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