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为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_(①或②)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_村。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________处修建水电站。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但随之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河流在丙村与丁村之间的流向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表,回答:
地区 |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 三次产业比重(%)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① | 5408.8 | 1.6 | 47.4 | 51.0 | 40627 |
② | 11674.4 | 8.8 | 50.2 | 41.0 | 14908 |
③ | 4340.9 | 19.5 | 40.0 | 40.5 | 6565 |
④ | 1180.0 | 23.8 | 40.2 | 36.0 | 3140 |
上表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上表中,工业较发达的地区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上表中,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大的地区是
A.① B.② C. ③ D.④
上表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26是沿20°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A到D,该大陆地表自然景观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现象,且南北对称分布,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形成的;而形成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则与该大陆所处的________位置有关。
(2)A、D、E三水域中,盐度最低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
(3)D海区处在板块的________(生长、消亡)边界。
(4)某人在A海区投下一漂流瓶,结果顺水漂到悉尼的海滩上。说出促使该漂流瓶漂流的大洋环流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5所示M地的地面资料,回答:
图中M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A.河北省 B.海南省 C.湖北省 D.青海省
造成M地等温线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大气环流因素 D.洋流因素
下列因素中可以判断M地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的是
①纬度分布 ②等温线分布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降水量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单位:m)。据图完成下面试题。
下图四幅图中,与沿图2的XY方向作900hPa等压面剖面相符的是
关于图15中A、B两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处吹偏北风,B处吹偏南风 B.A外吹偏南风,B处吹偏北风
C.A、B两处均吹偏北风 D.A、B两外均吹偏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各地中,每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A.23°20′S,24°E B.24°15′N,120°E
C.67°34′N,15°W D.23°26′S,18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