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影响图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今年在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使土地利用发生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农业经营所带来影响是
A.经济作物比重下降 B.趋向机械化 C.更趋市场性 D.趋于自给自足
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A.河川淤沙减少 B.物种数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洪水流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左图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右图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左图中的景观反映了右图中的环境问题是
A.② B.③ C.④ D.⑤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A.①② B.①④ C.④⑤ 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
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
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材料三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2)图中ABC是我国三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
(3)我国①②两地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干旱严重,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
材料二:早在18世纪,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开发牧场,引进良种美利奴羊。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19世纪中叶,人们发现金矿,牧民纷纷去淘金,牧地转为耕地
材料三:甲流域(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分布图中)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澳大利亚的小麦一牧羊带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的______(地形区),其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有何特点?
(2)结合澳大利亚自然和人文特点,列举澳大利亚其他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至少列举三种)。
(3)在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区位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回答各题。
与图中a、b、c、d四曲线排序相对应的一组国家是
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
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
有关以上四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典是北欧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年轻型
B.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一直呈老年型
C.中国20世纪70年代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人口老龄化有所抬升
D.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二战后人口老龄化加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数字为经纬度数值。读图完成各题。
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国界线上 B.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C.丙位于板块交界线上 D.丁位于我国地形阶梯分界线上
四山脉中,两侧自然带类型基本一致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四图中
A.a、b两地相距约2200千米 B.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
C.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 D.g地和h地地壳运动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由战败国发展为一个经济大国。日本的快速崛起引起世人关注。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均资源少,但人口密度大,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1)简述日本环境人口容量大的原因。
(2)说明日本核电站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并且正好经历阴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此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挪威可看到不落的太阳 B.北京香山黄栌树叶红
C.北极黄河站可能是极夜 D.正值清明时节雨纷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