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减慢
B.地球公转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时时,全世界还有 ( )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当公转到A时,下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悉尼正值少雨期 B.华北平原正收割小麦
C.长江口海域盐度较高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完成下面试题。
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较少,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到:“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一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 黑河(黑龙江)一腾冲(云南)线(如下左图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 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下左图)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上右图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 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 图;上右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 ,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 。
(3)上图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下面试题。
K%s*5$u.co&m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0分)
(1)图中C地7月平均气温低于_________??C。B地降水量超过________毫米,造成该地多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20世纪70年代后①城所在工业区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东南亚、墨西哥等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回答第29—30题:
该大陆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
A. 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 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D. 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所知识,回答下面试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
A.植被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黄土土质疏松
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直接的因素是( )
A.黄土质地疏松而且垂直节理发育 B.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D.地表崎岖,千沟万壑
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的物和触发机制的是( )
A.毁林开荒,营造宫殿 B.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C.轮荒作业,破坏林草种 D.露天采矿,开挖原生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表和图9,完成下列要求:
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快。
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相比, 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大。
⑶由上表和图9可知,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① ,② ,③ 。
⑷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有那些?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