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的城市数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来看,影响城市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如在平原、山地斜坡主要采用传统地面灌溉和引洪灌溉的方式,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
(1)从温度带、海陆位置及该国所处的大洲方位,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2)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并根据地势判断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
(3)由于地势的影响,河流的流向具有________的特征。一般而言,A、B、C三条河流发源区大气降水补给量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
(4)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费都只与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b、a、c
C.c、b、a D.c、a、b
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成本,该工业部门应布局在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下列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欧洲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趋势与甲国相似
D.目前老年人口的比率乙国高于甲国
关于当前两国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减少
B.乙国人口增长过快,原因是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C.乙国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缓
D.甲国人口出现负增长,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欧洲部分地区图,解答下列各题。
(1)A表示的英法海底隧道位于英吉利海峡最窄处的___海峡。
(2)B表示的___地区中部电子工业发展迅速,被称为英国的“硅谷”。
(3)C为英国新兴石油工业基地___。
(4)字母___为法国“临海型”钢铁基地福斯,该地属___气候。
(5)法国常规能源短缺,___几乎全靠进口,总发电量中__电占绝大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中国自然灾害朝代分布
表二古代欧洲国家各种自然灾害每四百年发生次数
——卜风贤《中西方灾荒史:频度及影响之比较》
材料二:在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欧洲和中国,对人口增长的反应都是去开发更多的土地……据估计,当初自然林曾覆盖着整个(中国)国土的四分之三,而耕地的逐渐扩展,连同砍树当柴火,就使该地区的自然林持续减少,直到19世纪初大部分地方已完全失去森林。到20世纪初,森林只限于难以接近的地方和山区,而现在的森林覆盖率已不到国土的5%。
——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材料三:沙尘暴是近年我国北方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图是我国某省区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分布图。
(1)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减少的原因。你认为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和森林覆盖率减少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因果关系?
(2)中国自然灾害中,除地震外,还有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较多。请综合分析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成灾的自然原因。
(3)据图分析该省区沙尘暴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面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M、N、P、Q构成水循环,则Q表示 ;若图中M、N、P、Q构成某日热力循环,则Q表示 风。
(2)图中①--④四个岩层由新到老的排列是 。
(3)图中⑤--⑧代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⑦表示 作用;
⑧表示 作用。
(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岩石名称。A和B是 岩、D是 岩。
(5)从褶皱的弯曲形态判断,图中乙地是 ;从地表的形态判断,图中甲地的地貌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
(6)丁地岩体相对两侧岩体的位移方向是 (上升或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