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甲乙两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回答
1.甲、乙两图所示的主要地区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
2.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大势
3.简述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相同的能源优势及形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试题。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 D.团状聚落
2.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依山而建
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靠近水源而沿河道座落
D.为逃避野兽袭击
3.如果甲聚落发展成为城市,从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考虑主要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下列各题。
图4
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C.土壤 D.降水
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据图回答下面试题。
在P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A.沙漠和戈壁中缺水问题 B.占用耕地问题
C.冻土和缺氧问题 D.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
图中Q所示区域自然带分布主要表现为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12分,每空2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到 (填字母序号)。
(2)地球运行从B到D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
(3)AB期间太阳直射点正在向 (方向)移动,此期间嘉兴白昼不断变 。
(4)当地球运动到D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恰逢夏至日
B、我国昼长大于夜长
C、我国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月份
D、赴南极考察合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右图,完成下面试题:
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
①广西桂林山水 ②贵州侗寨民居 ③黑龙江镜泊湖瀑布④山西云冈石窟
关于图中旅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地质地貌景观,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B.②为民居建筑景观,最适宜在夏季观赏
C.③为水文地理景观,有非凡性和可创造性
D.④为文化艺术景观,有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下面试题。
若下图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若下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与之相符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如下图在一个平盆中加适量的水,直到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2.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