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
图中a, b, c, 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人力资源充足 B.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
C.海洋运输便利 D.科学技术先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
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你认为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关于图中山脉东西两侧水系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面积东部小、西部大
B.河床坡度东部缓、西部陡
C.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东部大、西部小
D.东部为内流河,西部为外流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回答关于图中的西海岸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沿岸地貌轮廓破碎,不利于渔业发展
B.常年受西南风影响
C.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D.有寒流经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表 “四大牧区超载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率趋势”图,完成
地区 | 超载起至年份(年) | 超载持续时间(年) | 年平均超载率(%) |
西藏牧区 | 1964-2000 | 37 | 47 |
青海牧区 | 1970-2000 | 31 | 18 |
甘肃牧区 | 1973-2000 | 28 | 20 |
四川牧区 | 1982-2000 | 19 | 10 |
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表 “四大牧区超载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率趋势”图,完成
地区 | 超载起至年份(年) | 超载持续时间(年) | 年平均超载率(%) |
西藏牧区 | 1964-2000 | 37 | 47 |
青海牧区 | 1970-2000 | 31 | 18 |
甘肃牧区 | 1973-2000 | 28 | 20 |
四川牧区 | 1982-2000 | 19 | 10 |
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B.至2000年,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总体说来,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有上升趋势
D.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阅读表中数据回答
项目 | 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 | |
1995年 | 2000年 | |
人均GDP | 73.9 | 73.6 |
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 | 128.2 | 157.3 |
出口依存度 | 24.8 | 35.5 |
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 | 51.7 | 48.7 |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A.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狭小
B.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C.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D.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政策存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表是1995~2000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阅读表中数据回答
项目 | 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 | |
1995年 | 2000年 | |
人均GDP | 73.9 | 73.6 |
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 | 128.2 | 157.3 |
出口依存度 | 24.8 | 35.5 |
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 | 51.7 | 48.7 |
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0年期间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古代有“百里不贩柴,千里不贩米’’的说法,意思是指薪柴贩运的距离较小,粮食贩运距离较大。薪柴贩运距离较粮食近,主要原因是
A.薪柴的需求量比粮食小 B.薪柴易受潮,属不耐运输物品
C.薪柴的体积比粮食大 D.薪柴的价值比粮食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为我国2007年某经济作物年产量分布,读图回答2008年底至2009年初,图中⑦省连续104天无有效降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50万亩,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作物是
A.水稻 B.春小麦
C.棉花 D.冬小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