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1)”和“劳动力迁移图(图2)”。读图回答
图1 图2
四个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为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图1)”和“劳动力迁移图(图2)”。读图回答
图1 图2
若四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当,按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排序为
A.乙丁甲丙 B.乙甲丁丙 C.甲丙乙丁 D.丙甲丁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下图),据此回答
若n=126、m=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省区有中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B.A坡降水量大于B坡
C.图中河流有凌汛现象
D.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下图),据此回答
若n=5、m=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B.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
C.该地区为丘陵地形 D.该地区夏季河流水量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度日是表征环境调节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某日的度日就是该日的平均温度与规定的舒适(或基础)温度的偏差,偏差越大环境调节的需求越强烈。根据不同的目的可分为取暖度日和降温度日。取暖度日是日平均气温低于基础温度的值,降温度日是日平均气温高于基础温度的值。
(1)未来我国各地区总度日的可能变化特征是 。
(2)未来我国各地区气候耗能可能变化的情况是
A.南方沿海大部分地区气候耗能将呈上升趋势
B.北方各省区气候耗能都明显下降
C.人口密集地区气候耗能增多
D.气候较寒冷地区的气候耗能减少
(3)请分析未来我国各地区气候耗能可能变化和总度日可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4)影响我国各地区总度日和气候耗能可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企业的生产部门可分为两类:核心生产部门和次要生产部门,核心生产部门是指技术含量高、技术专有性强、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部分,次要生产部门是指生产技术专有性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生产部门。管理和研发部门的区位因素是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信息灵通度、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生活适宜度。
材料二:图1是不同区位下配置企业的土地和距离成本变化曲线。
材料三:图2是“中心城市→县城→乡镇”的梯度扩散模式。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大型企业的管理和研发部门、核心生产部门、次要生产部门和配套企业的理想区位应该是:中心城市市中心 ;中心城市工业园 ;卫星镇和中心城市周边县城 。
(2)材料三中的不断扩散的企业可能是 生产部门,扩散的原因是什么?其扩散有什么规律?
(3)图中的中心地可以分为 级。与其他级别的中心地相比,中心城市对企业布局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及周边地区大气环流图,由于青藏高原的阻挡,中纬度西风被分成南北两支。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应的是 季的大气环流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季风为日本、台湾的降雪提供水汽来源
B.图中靠海边的山地,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少
C.冬季日本列岛西岸的雨水较多,气候特征与大陆相反
D.台湾山地一直只受东亚季风的控制
(3)图中低纬度高空中的风向及主要成因分别是
A.东风,水平气压梯度力 B.南风,地转偏向力
C.西风,水平气压梯度力 D.北风,摩擦力
(4)夏季,东亚的大气环流与 (东亚季风或盛行西风)的活动最为密切,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列两个表格表示从1973年到1983年和从2000年到2005年塔里木河干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表格具体的读法如下:如表1中的数字39.38,表示从1973年到1983年期间有39.38×104hm2的林地转化为草地。表格最下面一行的合计表示1973年的统计结果,例如13.62表示1973年时的耕地总量为13.62×104hm2;而表格右侧一列的合计表示1983年时统计的结果,例如18.65表示1983年时耕地总量为18.65×104hm2。
表1 塔里木河干流区1973-1983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 |
| |||||||||||
1973年 | 1983年 |
|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湿地 | 居工地 | 合计 |
| ||||||
耕地 | 10.62 | 1.86 | 5.72 | 0.45 | 0 | 18.65 |
| |||||
林地 | 0.63 | 27.67 | 22.33 | 1.64 | 0.01 | 52.28 |
| |||||
草地 | 2.03 | 39.38 | 109.95 | 7.75 | 0.01 | 159.12 |
| |||||
湿地 | 0.13 | 1.88 | 5.2 | 8.52 | 0 | 15.73 |
| |||||
居工地 | 0.15 | 0.04 | 0.05 | 0.01 | 0.37 | 0.62 |
| |||||
合计 | 13.56 | 70.83 | 143.25 | 18.37 | 0.39 | 246.4 |
| |||||
表2 塔里木河干流区2000-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矩阵 | ||||||||||||
2000年 | 2005年 |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湿地 | 居工地 | 合计 | |||||||
耕地 | 23.63 | 3.17 | 11.3 | 0.44 | 0 | 38.54 | ||||||
林地 | 0.37 | 31.69 | 12.95 | 1.73 | 0 | 46.74 | ||||||
草地 | 0.55 | 11.29 | 140.18 | 5.08 | 0 | 157.1 | ||||||
湿地 | 0.2 | 1.59 | 3.78 | 7.44 | 0.01 | 13.02 | ||||||
居工地 | 0.17 | 0.01 | 0.03 | 0 | 0.68 | 0.89 | ||||||
合计 | 24.92 | 47.75 | 168.24 | 14.69 | 0.69 | 256.29 |
材料二:2005年与1973年相比,塔里木河干流区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干流区总人口数增加了近1倍,农业人口增加了61.5%。
(1)以上表格显示从1973年到2005年该流域耕地总量的变化情况为: ,其中以 转化而来的比例最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73年到1983年,草地转化为林地的总数大于林地转化为草地的总数
B.1973年到1983年,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草地和林地向其的转变
C.2000年到2005年湿地面积减少,主要转为草地、林地和居工地
D.2000年到2005年居工地的主要转变来源是耕地
E.1973年到2005年该流域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3)描述从1973年到2005年该流域林地、草地、湿地、居工地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耕地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比表
区域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水电、核电(%) | CO2排放强度(t/t标准煤) |
美国 | 22.6 | 40.3 | 22.4 | 14.7 | 1.78-1.80 |
欧盟 | 17.7 | 41.0 | 24.4 | 16.9 | 1.69-1.70 |
日本 | 22.9 | 45.2 | 14.6 | 17.4 | 1.76-1.78 |
世界 | 28.4 | 35.5 | 23.7 | 12.2 | 1.85-1.86 |
中国 | 69.4 | 20.4 | 3.0 | 7.2 | 2.28-2.31 |
材料二:图1是中国出口商品内涵CO2的行业结构
材料三:图2是2000~2006年中美贸易顺差相关的CO2排放(a)及占本国排放的比重(b)图。
(1)材料一中,反映我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2)材料二中,纺织服装鞋帽行业CO2占全国商品排放比重较低,原因是 。
(3)材料三中说明
A.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增加,中国本土CO2排放量不断增加
B.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增加,美国本土CO2排放量不断减少
C.美国通过贸易顺差把碳排放区位向中国转移
D.中国CO2排放量不断增加主要是国内工业产品需求量增加引起
(4)根据以上分析,目前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的主要行业是 和 制造,具有 的特点。因此 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生态问题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B.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C.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D.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人口活动较强烈的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