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3216  13224  13230  13234  13240  13242  13246  13252  13254  13260  13266  13270  13272  13276  13282  13284  13290  13294  13296  13300  13302  13306  13308  13310  13311  13312  13314  13315  13316  13318  13320  13324  13326  13330  13332  13336  13342  13344  13350  13354  13356  13360  13366  13372  13374  13380  13384  13386  13392  13396  13402  13410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山谷风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回答

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图中④的成因一致的是

A.黄土高原           B.华山          C.渭河平原        D.石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回答

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祖国林都”、“红松的故乡”之称,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森林资源型城市,现已形成了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确定其为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结合图分析完成

伊春市进一步发展经济的潜力有

A.大力开发森林资源                   B.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C.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木材深加工         D.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矿产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祖国林都”、“红松的故乡”之称,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森林资源型城市,现已形成了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确定其为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结合图分析完成

影响伊春市经济转型的阻力是

A.环境的恶化       B.资源开发       C.人口规模小       D.人才规模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地理事物,这里更可能接近

A.地势阶梯的分界线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是:农业灌溉占91%,工业及城镇生活占7%,农村人畜用水占1%。依据材料和“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图”,完成

降低黄河流域地表水耗损量的最有效途径是

A.控制工业、城市建设、生活用水       B.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实施调水工程,增加黄河水量         D.控制农业耗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黄河流域的用水量结构是:农业灌溉占91%,工业及城镇生活占7%,农村人畜用水占1%。依据材料和“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地表水耗损量变化图”,完成

1956―1996年黄河上游地表水耗损量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波动上升             D.变化不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径五个省,总长1075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译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图为宁西铁路途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砌石护坡     B.植树造林     C.种花植草       D.修建梯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径五个省,总长1075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译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图为宁西铁路途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影响宁西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是

①合理布局铁路网  ②促进沿线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