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页两区域图,回答
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拉丁美洲某国的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据上图说明该国人口的分布特征。图中A地区人口密度比周围小得多,简述其原因。
(2)上图所示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致力于对 河流域的开发,严重影响了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违背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哪些原则?
(3)上图中流经B海域的洋流是 。若下图为B海域放大示意图,依据图例,在方框中画出流经的洋流和两条等温线,以正确表达出这些地理要素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某地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是 海峡,通过该海峡主要的运输物资是 。
(2)简要说明图中Q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和成因。
(3)2005年10月8日,N地发生7.6级强烈地震,约有3万到4万人在地震中丧生。简述该地地震破坏巨大的原因。(4)根据图中信息评价该地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材料一:2005年8月2日新华社文:我国专家查明近40年来我国江河区气候变化特征,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的长江、黄河源区随着高原气候的急剧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十分明显,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目前通过研究发现江河源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揭示了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江河源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敏感,气候变暖首先从长江源区和整个高原开始。
材料二: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 ℃,而在过去的100年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总体在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
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冰川、湖泊有什么影响?
(2)从长远看,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使得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水量减小,为什么?除此之外,青藏高原气温升高还容易引发什么环境问题?
(3)促使高原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暖的大环境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据你了解的资料列举2~3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区优势产业形成要素构成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
下列地区分别与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情况相符的是
A.大庆油田、浙江舟山、安徽黄山 B. 上海浦东、广西桂林、新疆塔北
C.甘肃敦煌、胜利油田、北京中关村 D. 北京郊区、云南丽江、广东深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我国某地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
时间 | 6月~9月 | 9月~6月 | 6月~9月 |
农作物种植 | 玉米 | 小麦 | 玉米 |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我国某地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回答
时间 | 6月~9月 | 9月~6月 | 6月~9月 |
农作物种植 | 玉米 | 小麦 | 玉米 |
下列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该地相同的是
A.湄公河三角洲 B.墨累――达令盆地 C.德干高原 D.美国中央大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上部是该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回答
对离该岛最近的发达国家,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洪涝 B.地震、洪涝 C.台风、地震 D.干旱、台风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