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农业地域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回答下题。
有关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 B.投入劳动力多,单位面积产量低
C.普遍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D.各国机械化水平都很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已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涉及退耕地面积1333余万Km2,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607余万Km2,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粮食。这是在中国和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罕见的伟大工程。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选项中,可用来监测和评估坡耕地植被恢复情况的指标是( )
A.干湿季降水量变化 B.干湿季径流量变化
C.种植业在农业产值结构中的比重 D.粮食总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已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了,这项工程涉及退耕地面积1333余万Km2,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607余万Km2,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粮食。这是在中国和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罕见的伟大工程。据此回答下题。
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不宜开辟为梯田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层缺失 B.不利于机械化操作
C.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D.农业的投入大于产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
A.城市上空尘埃多,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城市的降雨增多
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
C.大量使用煤和石油,城市空气中CO2和碳氢化合物含量增加
D.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粉尘、SO2等有害物质,产生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
①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表,回答问题。
表:1996~1999年广东省的区域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
区域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经济发展年均速度 | 区域人口迁移(万人) | ||
迁入 | 迁出 | 净迁移 | |||
珠三角 | 2572536 | 15.4 | 196 | 141 | 55 |
两翼 | 7623.8 | 14.9 | 158 | 124 | 34 |
山区 | 5408.5 | 10.6 | 116 | 105 | 11 |
全省 | 11728.0 | 14.7 | 470 | 371 | 99 |
全国 | 6546 | 10.0 |
说明:球三角指珠江三角洲,两翼指广东省的东、西部地区,山区指广东省东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山区。
(1)说出广东省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简述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2)分析该省人口迁移对本地区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据此完成问题。
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 )
A.月球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时间长
B.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
C.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
D.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嫦娥一号卫星在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据此完成问题。
“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
A.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侵蚀现象
B.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
C.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
D.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10年初,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侵袭全国很多地区,“电荒”再次来临。受席卷全国的寒潮影响,中国各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京津唐地区、湖北、江西、河南、安徽、重庆等省市区电力供应面临严峻考验,华中华东多个城市拉闸限电,电煤供需矛盾再度显现,电荒再次不约而至。据此完成问题。
自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多个省份供电形势持续紧张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国内经济复苏、用电需求强劲
②寒潮提前、取暖负荷上升较快
③我国水能资源贫乏、水电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④我国的企业和居民在电力方面消耗大,浪费多,粗放式生产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