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1951~1997年间,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水稻单产和种植面积的逐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单产与温度变化完全成正相关关系
B.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略滞后于气温变化
C.水稻单产随种植面积增加而增加
D.水稻单产与温度变化成负相关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1951~1997年间,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水稻单产和种植面积的逐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图示地理事象的变化,将要带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改善中高纬区域的生态环境 B.使世界粮食大面积增产
C. 使适宜种植业生产的地域扩大 D.有可能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题。
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少
C.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多 D.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题。
关于城市体系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规模等级的城市之间,没有合适的比例关系
B.等级越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 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貌区地理位置图(左下图)和分布范围示意图(右下图)。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材料一中的地貌区是____。其范围主要分布在____的中游地区;____省的绝大部分区域都位于该地貌区。
(2)请简要描述甲乙两地理景观在地貌区分布范围图中所对应的位置(用字母表示)以及两景观所属的旅游资源类型。
(3)流经该地貌区的河流,其水文特征变化最大的是哪一个方面,为什么?
(4)该地貌区与江南丘陵地貌区共同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试比较两者在治理措施上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双赢,经济发展可以又好又快。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四:我国主要有三大沙地类型,它们分别是: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半干旱沙化土地类型;三是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通过实施一系列防沙治沙措施,至2007年初全国沙地面积第一次呈现为减少的趋势。
材料五:我国三大沙地类型分布图。
(3)下图中,阴影区域属于何种沙地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4)简要说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沙漠化防治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冷冻灾害是指气温骤降在0℃以上的相对于农作物的低温而形成的冷害和气温骤降在0℃以下造成冻害等两大类灾害的总称。
材料二;1954年一2000年我国冷冻灾害频次分布图。
(1)写出图中南方冷冻灾害的主要多发地区(频次在30以上)。
(2)试分析南北方冷冻灾害在季节上的差异及其危害差异。
(3)应对冷冻灾害,可采取哪一些防灾减灾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PM1O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图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O的观测资料。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ll、S71、S72、S73。
材料二:PMIO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毫克/立方米)。
监测点 | 样本数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S11 | 724 | 0.162 | 0.010 | 0.062 |
S71 | 724 | 0.178 | 0.006 | 0.057 |
S72 | 725 | 0.178 | 0.012 | 0.061 |
S73 | 725 | 0.220 | 0.011 | 0.074 |
材料三:PMIO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和月降雨强度的对比图。
(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较好的是哪一个?并简要分析原因。
(2)简要说明S1l点的6—7月PM1O平均浓度的特点。
(3)根据以上图文资料,简述甲城市PM10浓度变化与主导风向和月降雨强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假若图中a,b两地海拔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处1月气温比b处高 ②a处1月气温比b处低 ③a处7月气温比b处高 ④a处7月气温比b处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