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分)
(2)图乙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2分)
(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3分)
(4)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原因。(2分)
(5)有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5大气环境问题有关资料,完成15~16题。
图5
15、该图反映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被破坏 B.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升温
C.酸雨 D.水旱灾害
16、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物质是( )
A.二氧化碳、臭氧 B.二氧化碳、甲烷
C.甲烷、氮氧化物 D.氮氧化物、氟利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2~14题。
12.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 )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产地 D.研发基地
13.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14.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2反
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2,回答10—11题。
10.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
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
11.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地球一小时”活动,只需要将不必要的灯在3月27日20:30~ 21:30熄灯一小时。2010年3月27日,一场全球3000多个城市参加的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经大洋洲进入亚洲,环绕地球一周,最终在北美洲结束。中国作为进入关灯的第5个时区的代表性国家,携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大连、南京、杭州、长沙、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继续这场全球关灯接力,展现了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的决心。据此回答8~9题。
8.当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从新西兰开始时 ( )
A.北京人正在家里看晚间电视剧 B.伦敦正值旭日东升
C.纽约时间是3月29日15时30分 D.阿根廷人正在麦田里收割小麦
9.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目的是 ( )
A.节约能源
B.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C.了解和认识世界,维护世界和平
D.改变全球民众对CO2排放的态度,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15日电,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5日终于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确定了今后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完成5-7题。
5.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热资源的开发 B.矿物燃料的燃烧
C. 森林的破坏 D.太阳活动的影响
6.为减缓气候变化,人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加强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与预报
B.改善能源结构,加强太阳能、核电、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加快海洋和沿海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对公众进行气候变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7.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可能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B.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回答3~4题。
3.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
4.防治全球变暖应采取 ( )
A.各国要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不要去管别的国家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
C.砍伐森林,满足人们对木材的需求
D.禁止燃烧排放二氧化碳的矿物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为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 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怒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500米到2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 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6分)
(2) 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4分)
(3) 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部湾经济区,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4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格局,这样,经济区陆域面积就达7.27万平方千米,占广西的30.7%。海域总面积达12.93万平方千米。区域内人口2053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42%。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济界人士认为:武汉城市圈有望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城市圈的第四极。
材料二 图14。
(1)试从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经济基础等方面比较两地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
武汉城市圈 | 北部湾经济区 | |
地理位置 | 地处 ,“九省通衢”的位置 | 濒临海洋,紧邻 和 地区。 |
交通 | 汉水在此汇入长江, 、 运输发达 | 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港口群,是 、 等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交通优势明显 |
资源 | 是 之乡,丰富的人才、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 丰富的矿产资源、 资源、 资源和热带气候资源 |
经济基础 | 较好,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 经济基础薄弱 |
(2)湖北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农业生产主要方向是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花卉、水果、乳肉等,试比较分析它们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