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94  16602  16608  16612  16618  16620  16624  16630  16632  16638  16644  16648  16650  16654  16660  16662  16668  16672  16674  16678  16680  16684  16686  16688  16689  16690  16692  16693  16694  16696  16698  16702  16704  16708  16710  16714  16720  16722  16728  16732  16734  16738  16744  16750  16752  16758  16762  16764  16770  16774  16780  16788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的人口迁移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1954-1960年为        时期,其中,1954-1958年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是                ;1958-1960年人口迁移数量增加较大的原因是                        。1961-1976年为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

                     。1977-1984年为       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1984年以后,我国人口迁移进入迅猛增长阶段,试从改革开放的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7分)

(2)简述20世纪以前,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长期束缚在农村的原因。(4分)

(3)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各有何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人口大国。 目前,我国有近14亿人。 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主张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12分)

某地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表1)

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0.1公顷

0.1公顷

2 000立方米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表2)

人口

面积

耕地

森林面积

年径流总量

8 200万

16万km2

920万公顷

800万公顷

2 200亿立方米

材料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的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

结合表1、表2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1)目前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未来 20 年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6分)

(2)有人说:我国是人口大国,必然是人才强国,也必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迁移示意图”,人口净迁入区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区域;反之,为人口净迁出区。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我国不同地区人口迁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南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B. 西北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 东南沿海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入区

D. 东北地区为人口主要迁出区

18.主要因资源开发而引起人口净迁入的省级行政区有()

① 山西② 江苏③ 新疆④ 黑龙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① 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权利

③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2009年春运工作从1月11日正式启动,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其中春节前15天,节后25天。据国家发改委、铁道部等部门介绍,2009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23.2亿人次,比去年春运增长3.5%。据此回答13~15题。

13. 2009年春运的旅客流属于()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C. 省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

14. 有关春运旅客流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春节前主要是从江西、贵州、四川、湖南、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前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

B. 春运客流构成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和探亲流

C. 春节后学生流向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高校集中地

D. 农民工外出务工客流仍是春节客流的主要构成部分

15. 每年春节期间铁路客运都要面临“春运”压力,其主要的原因是()

A. 铁路运输速度慢

B. 铁路货运量大

C. 民工人数多

D. 为了安全减少车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 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 8 000     B. 10 000

C. 6 000     D. 4 500

12. 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b<c     B.c<b<a

C. b<a<c     D.a<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后完成9、10题。

                      

9. 1951-2000年,该国()

A. 是人口净迁入国

B. 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 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 人口增长了15.1%

10.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 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 可能位于欧洲

C. 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 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7、8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7.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 以青壮年男性人口为主

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8.迁入人口对该城市的影响有()

A. 缓解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 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

C. 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注:迁入指数=某地区迁入人口数/全国各地区迁入人口数的总和

A. 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 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 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 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3~5题。

         

3. 若此图表示“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洲迁往欧洲

B. 从欧洲迁往南美洲

C. 从北美洲迁往非洲

D. 从大洋洲迁往美洲

4.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5.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解决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的问题

D. 甲地环境优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