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世界和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除了_____________等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排放的气体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下列资料和示意图2-7。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巴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但是,这些宝贵资源正在遭到毁灭性破坏,每天至少有100万棵树被毁。现在,巴西森林覆盖率已从400年前的80%减少到60%,许多地区的原始林已踪迹全无了。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公顷森林因乱砍滥伐而消失。
(1)根据资料和示意图,图A、B的内容应为:A_________,B_________。
(2)按“目前状况”图示,分析巴西大量砍伐森林的这种做法,反映出的经济发展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目前状况”要实现“发展方向”,人类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为达到“发展方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制定了《___________》白皮书。并在保护森林、绿化祖国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
(1)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数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如2003年耕地净减少253.74万公顷。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2)读图2-6,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特大城市2002年7月8、9日天气和空气质量表
日期 | 天气状况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空气质量级别 | 空气质量状况 |
7月8日 | 晴 | 158 | NOX | Ⅲ | 轻度污染 |
7月9日 | 晴 | 178 | NOX | Ⅲ | 轻度污染 |
材料二 我国某特大城市上空2002年7月8、9日等温面分布示意图2-5。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该城市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上空出现_______现象,有利大气扩散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连日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烈,空气中的NOx在紫外线的作用下,易产生_______污染,其污染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浓度增加。
(4)我国实施空气质量日报有何意义?
(5)现阶段,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生存空间、对此,我国政府应采取什么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表是我国某地1960~1975年有关数据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24~25题。
项目 | 1966年 | 1975年 |
耕地面积(万亩) | 60 | 65 |
森林草地面积(%) | 18 | 10 |
气温年较差(℃) | 32 | 35 |
年降水量(mm) | 450 | 380 |
水土流失范围 | 小 | 大 |
粮食平均亩产(Kg) | 160 | 145 |
人口(万) | 30 | 34 |
24.从表中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
B.年降水量减少,导致酸雨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扩大
D.土壤污染严重
25.今后该地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
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2-4显示了经济发展阶段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21~23题。
2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的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圣彼得堡
2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3.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的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据此回答18~20题。
18.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荷兰围海造陆,全国1/5的土地是从海洋中得来的
B.排干三江平原的大面积沼泽,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C.我国在西北地区建水电站
D.加拿大大规模开垦五大湖以北的草原,生产小麦,增加出口
19.关于二氧化碳长期过度排放造成严重后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温带一些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
B.南极洲平均海拔将增加
C.加拿大农牧业区将扩大
D.上海、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将面临一些灾难
20.有关可持续发展三项基本原则制定依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人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公平就没有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代际之间的公平,就没有环境资源的持续利用
B.因为地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必须限制自身的生产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C.因为地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很多环境问题表现为全球性。因此解决、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也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共同决策和行动
D.三项原则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是
A.保护林区生态平衡,需要经常清除林区内的枯枝烂叶
B.林区的降水多被树冠截留,因而林区内地面很干燥
C.森林利用与保护是辩证关系,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
D.我国在风沙危害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三北”地区营建经济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2-3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15.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
C.臭氧层空间 D.扬尘
16.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图2-2,据此回答11~13题。
11.箭头所代表的转移物最有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石油 B.粮食
C.危险性废物 D.飞机配件
12.上该转移物的最主要来源是
A.农业 B.化学工业
C.采掘工业 D.冶金工业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物质的越境转移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
B.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禁止由发达国家进口该物品
C.目前我国还没有该物品出现
D.图示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双双获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