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资企业的建立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大于西部。据此完成9~10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
①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②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③修建铁路大秦线、神黄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④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C.神黄线、焦日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日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读图2回答3—5题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丙城市在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可行的有
①发展地铁、轻轨 ②大力发展公交运输 ③鼓励大排量私家车的发展 ④以天然气替代汽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乙城市所在省区的优势能源不包括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水能 D.天然气
读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7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是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和中国西电东送工程示意图,据此判断1—2题。
1.左图中,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2.下列有关西电东送工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中电力输出地均以火电的形式输出。
B.西电东送工程中电力输出地均以水电的形式输出。
C.西电东送有利于把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同时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D.西电东送缓解了东部能源消费地区电力紧张状况,同时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图,回答10题。
10.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比较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
B.2001年,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相同
C.技术创新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贡献率比较小
D.劳动力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比较大,近年有上升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17-19题。
7.图中虚线表示某地理要素的等值线(1—7表示相对数值大小)分布,该地理要素最有可能的是
A.年均气温 B.年有效风能 C.年降水量 D.年太阳辐射
8.目前,图中数码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近年来,图示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内人口大量迁出 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近几年的降水量偏多 D.资金和科技投入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
完成13-14题。
3.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1.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
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