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160  17168  17174  17178  17184  17186  17190  17196  17198  17204  17210  17214  17216  17220  17226  17228  17234  17238  17240  17244  17246  17250  17252  17254  17255  17256  17258  17259  17260  17262  17264  17268  17270  17274  17276  17280  17286  17288  17294  17298  17300  17304  17310  17316  17318  17324  17328  17330  17336  17340  17346  17354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2005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年达到近年来的最大值。而2004年之前的近30年,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海湖面积曾不断萎缩。图9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简要说明青海湖萎缩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推断2005年以来青海湖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塔里木河相关数据对比表

     下游河段

年代    

水量(立方米)

地下水位(米)

胡杨林(公顷)

20世纪50年代

14.6亿

3~5

5.4万

20世纪90年代

2. 5亿

11~13

0.7万

(1)材料反映了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着什么问题?(4分)

(2)根据上述塔里木河及其沿岸地区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阅读表格资料,回答问题

分析该城市出现浑浊天气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我国洞庭湖沿岸某地的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湖区1950年-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4分)

(2)简述该地土地利用变化对湖泊及周围地区产生的环境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年来,市民常有这样的感觉:明明能看见太阳,却看不见远处的建筑物;明明是个晴天,阳光却无法穿过城市上空的“大灰罩子”,仿佛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纱,显得不那么真实。这就是气象预报中所说的“霾天气”。

    PM2.5这个专业名词也一再出现在各大城市。通俗的说,.PM2,.5其实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元凶。

(1)简析城市霾天气的成因?(4分)

(2)城市防治霾天气的有效措施有哪些?(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水体环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2010年7月28日10时许,受洪水影响,吉林省永吉县一工厂大量化工原料桶被冲进松花江,目前化工桶的数量已经上升到7000余只,其中1500余只已被打捞出来,通过监测暂未发现松花江水质异常。

材料2:某河流一水文站流量和污染程度的实测结果(右图)。

(1)据图分析,河流流量与河水污染程度有何关系?(4分)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水污染?(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顆粒,统称“总悬浮顆粒物”。去拌10微米以上的那些大顆粒,剩下的就是“可吸入颗粒物”,用PM10表示。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读中国大陆PM2.S分省统计图(图10),分析河南省可入肺颗粒物浓度高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利比亚是一个典型的沙漠国家,尽管拥1900多公里的海岸线,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全国550万人口绝大多数聚居在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带。现在,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消耗殆尽,加之海水渗透,水质成涩难饮。

(1)指出利比亚主要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4分)

(2)分析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哪些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孕吴越”的太湖,顶着尴尬的蓝藻“名片”已然多年。最严重的危机出现在2007年5月,几十厘米厚的蓝藻覆盖所有水面,据无锡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市70%的水厂水质量遭受污染,200万元无锡市民生活饮用水受污染。

材料二

(1)2006冬季太湖湖水清澈,2007年5月蓝藻大规模爆发,据图文材料分析此次蓝藻危机出现在5月,且北部无锡、苏州境内的部分湖面最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2)自2007年以来,太湖边的蓝藻依然年年爆发,如何让太湖少受蓝藻困扰?(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