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7393  17401  17407  17411  17417  17419  17423  17429  17431  17437  17443  17447  17449  17453  17459  17461  17467  17471  17473  17477  17479  17483  17485  17487  17488  17489  17491  17492  17493  17495  17497  17501  17503  17507  17509  17513  17519  17521  17527  17531  17533  17537  17543  17549  17551  17557  17561  17563  17569  17573  17579  17587  109140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6.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7.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空间变化可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发展的空间状态。其计算公式为:

X t=∑(M ti xi)/ ∑(M ti),Y t=∑(M ti yi)/ ∑(M ti)。其中X、Y分别表示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经、纬度;xi、yi 分别表示各省区中心的经、纬度;M i 表示各省区的城镇化水平;t为年份。图1为1982~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的移动示意。完成1~2题。

4.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分布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中国

A.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B.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状态

C.人口总量增长的空间状态

D.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状态

5.影响1982年至201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因素与灾害因素               B.国家政策与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与政治因素               D.家庭因素与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表1),回答1~2题。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10.5-1/Ul

4.78

2.85

2.22

1.11

0.85

0.87

0.79

2.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3.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近年来,城市内涝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下列有关城市内涝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地表硬化面积过大,不利于下渗  ②城市管网不完善,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发展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④城市化带来的“雨岛效应”,易导致降水强度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平均年龄中位数是指用人口平均年龄除以2的得数。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及其年龄结构特征。下表2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后,据所学知识作答6~7题。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11.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B.表中各国,日本是人口最老的国家

C.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12.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17~18题。

9.下图中最能反映我闰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10.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提高粮食进口,缓减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读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表(表1)回答3~5题。

7.甲省区总抚养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因为

A.养老体系完善,劳动力抚养负担小            B.社会经济较发达,生育率偏低

C.老年人口比重大,导致死亡率偏高             D.该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力迁出

8.关于我国抚养比变化产生的影响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总抚养比过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用工紧张    B.少年儿童抚养比偏高,教育压力大

C.老人抚养比升高,少年儿童抚养比下降        D.总抚养比偏高,改变职业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5.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       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

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6.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四川人较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四川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B.自然资源短缺

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         D.生态移民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1~2题。

3.图中信息反映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与我国人口增长惯性有关

B.2010年以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与人口老龄化有关

C.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D.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一旦低于零,即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1、2题。

图1

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2.根据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