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2004年)”,完成8—9题。
8.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排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9.关于①、②、③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叙述正确是
A.①干旱或高寒区,所以第一产业比重小
B.②自然条件优越,所以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C.③交通便利,生产力水平高,二、三产业比重大
D.①沿海区位,交通便利,历史基础好,二、三产业比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 |
6.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7.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B. 深居内陆,地形阻挡
C. 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 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图1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4—5题:
图1
4.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5.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通讯和交通不畅的情况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迅速了解到了十几个堰塞湖的信息,该信息主要来自于
A.GIS技术 B.GPS技术 C.数字地球 D.RS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1.划分这四类区域的依据是
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综合指标 D.人文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两地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试分析原因。(4分)
(2)图甲所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珠江哪一河段? (写出此河段河流名称),试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6分)
(3)图乙中阴影地带②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并分析②处该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5)我国在图甲区域建立核电站,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沿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每空1分,共12分)
(1)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 。
(2)地形区的名称是:A B
C D
(3)写出下列地形区所属的干湿地区:C地形区属 ,D地形区属
(4)C地形区的土壤类型是 ,就土地资源状况而言,该地适于建成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是 。
(5)受地形、气候、土壤因素等共同作用,各地形区形成一种相应的主体农业生产类型分别是: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面为我国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排列次序已打乱),请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写出四城市相对应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字母:广州___________武汉_________北京___________哈尔滨___________ (4分)
(2)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试分析形成气温年较差大的原因。(6分)
(3)四城市中,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两城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试分析两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大的共同原因。(6分)
(4)四城市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有什么共同特点,又有什么明显的差异?(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表中代码表示滇、川、陕三省省会和西藏首府的名称,据此回答24-25题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地区代号 |
-2.3 | 14.9 | ① |
4.6 | 25.8 | ② |
7.8 | 19.9 | ③ |
-1.3 | 26.7 | ④ |
24.根据表中气候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为拉萨 B.②为昆明
C.③为成都 D.④为兰州
25.下列有关四地所在地形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①位于湟水谷地 B.②位于成都平原
C.③位于黄土高原 D.④位于云贵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